返回第232章 榆木疙瘩(第1/2页)  姑娘她戏多嘴甜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精彩阅读·尽在·无名()
    北大街是京城里的老街了。
    对本朝而言,临安城是旧都,这里是迁都后的新京城,但往前推去,这座城池曾是一些旧王朝的都城。
    建城早,发展也久。
    哪怕本朝建都临安城,在先帝爷迁都之前,这儿也没有没落。
    临安在江南,这里是北方。
    一南一北,各自繁华。
    待迁都之后,这里“重新”成为了京城,越发蒸蒸日上。
    而这北大街,顾名思义,是城中居北。
    几百年前就有了这条街,从这头走到那头,便是脚程快的,也得走上两三刻钟。
    也正是因为它历史久,两边的铺面被塞得满满当当,待临安随着北上的“大户”想挤进来时,就腾不出地方了。
    价高c楼又相对旧,最初老人和新客还你来我往切磋了过,后来,那些大户干脆另辟蹊径,把与北大街平行的隔壁街给盘活了。
    不过两三年,新的金楼c当铺c成衣铺子c胭脂香露店在边上一家一家开出来。
    北大街这儿最初还不当一回事儿,渐渐的,他们的生意就全被抢走了。
    因为,城中的公候伯府二品大员,他们都是从临安来的。
    他们的喜好c眼光还是以前在南边的那一套,跟着他们入京开铺子c拓生意的,原就是临安城里数一数二c他们以前就采买惯了的。
    有贵人们捧场,京城里的有钱人也愿意试一试,也算是与贵人们结交的一种方式。
    如此又过了几年,隔壁的那条街,成了京城北侧生意最是繁华的地方,真正取代了北大街。
    北大街的老铺子们为了生存,有不少瞧准了时机,把店子开去了隔壁,有些反应慢的,就留了下来。
    迁都至今,已经过了几十年了,南北的习惯c爱好逐渐融合,贵人们也不再事事以江南的那一套为先,但北大街的沉寂却无法逆转。
    可它也走出了一条新的路子。
    大街两侧,不再是大金楼c大当铺,而是戏班子c小茶楼c旧书铺子,比起那侧的繁华,这里更接地气。
    温宴站在窗边,看着底下的街道。
    刚才过来时,她透过帘子,甚至看到过一家卖关外香料的小铺面。
    还有几家灯火通明,温宴问过霍以骁,那几家是小赌坊。
    这条街上五脏俱全,但它不像是皖阳郡主会来的地方。
    皖阳郡主毕竟是郡主。
    这条街上也有斗鸡斗蛐蛐的小馆子,真要去查,怕是能找出七八家来。
    出入的都是有些闲钱的百姓,或是家境极普通的小官小吏人家子弟。
    郡主想斗鸡斗蛐蛐,毫无疑问,她会去将军坊。
    那里才是贵人们聚集的地方。
    跟了郡主几天的人也证实,皖阳前几天去了。
    再说看戏。
    京城里的戏馆c戏班子也能分个三六九等。
    名气更大些的,隔壁那条街上就有。
    前世温宴去过那儿,整个戏馆搭得很是出众,戏台c雅间c大堂就不说了,还有园子游廊,戏班子曾经入宫唱过戏,风头盛着呢。
    祥得坊与之相比,只胜在“悠久”上。
    老字号了,能叫得出名字,要说这地方有多好,戏唱得又有多好,那还真不见得。
    皖阳郡主却偏偏来了这里。
    温宴看了一会儿,转过身与霍以骁说了自己的想法:“总不能是郡主看上了哪个角儿,想收回去当面首吧?”
    霍以骁:“”
    他算是听多了温宴的胡言乱语了,要不然,一口茶又要呛着。
    小狐狸真是什么话都敢说。
    温宴看霍以骁的表情,就知道他“头痛”了,又起性子逗他: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