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两百六十六章 神器烛龙(第2/3页)  信息全知者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本山海经,通篇分类严谨,有神c有巫c有人c有兽c有鸟c有山c有国这些都分门别类得很清晰。
    那么是古人把怪异的兽类误认为神吗?也不是,因为有的描述极为古怪的东西,山海经也一样明确写了‘有兽’。
    譬如‘有兽焉,其状如犬而人面,善投,见人则笑,其名山挥,其行如风,见则天下大风。’
    又如‘有兽焉,其状如豹而长尾,人首而牛耳,一目,名曰诸健。’
    人家好好地分了个类,明摆着说这是兽类,是动物,只是描述的方式跟现在的人不同,后人却非要理解为神兽。
    更离谱的是‘有人戴胜,虎齿,有豹尾,穴处,名曰西王母。’
    明摆的说了,这是个‘人’,后人非要说西王母是神灵。
    这意味着山海经的记录者,不是傻子,眼睛不瞎,不至于分不清一个东西是不是动物。
    山海经,开辟了已知最早的分类学,古人也不是笨蛋,人神兽巫分的门清!可见上古的龙之传人何等理智,反而是后人比他们更迷信
    硬是把史上最早的百科全书,认定为神鬼志怪虚构之书。
    黄极知道,最早的中华,根本不信神灵,压根没有神灵的概念,只有‘帝’c‘皇’c‘祖’c‘天’等概念,天就是后来的道,是规则。帝皇祖也都是唯物的对象,而非虚幻。
    整套体系下来,是极其社会性的c政治性的c理性化的,不能说完全没有迷信,但已经是当时最不迷信的文化了。
    真正有神灵概念c宗教概念的是东夷,因为炎黄在文化上融合了东夷,所以到了东夷玄鸟系的商朝替代夏朝,鸟又文化复兴高于龙之后,华夏文明才出现种种迷信概念。
    商朝实在是太迷信了,且当时已经没有外星人和高科技物品,所以开始给‘电’这个字赋予种种附加概念。
    但也是后来到了周朝,才真正在‘电’这个字旁边,加了个祭坛的象形,造了‘神’这个字。
    也就是说,迷信范畴的‘神’之概念,在华夏诞生很晚,落后于世界,而且还是因为民族融合才从外界吸收进来的。
    这其实就是鸟系与蛇系文化的区别,鸟系外星人觉得被造物就是被造物,蛇系外星人则喜欢把被造物当作自己的孩子。
    两者对待被造物的态度不同,衍生出了两种人类文化,所以鸟族成了神明,龙族成了祖先。
    真正的天龙人是自尊心很强的种族,他们也很成熟,懂得要受人尊重,就要先尊重别人的道理,所以他们从来不会从人格上歧视弱者。
    “这些也只是你的猜测,山海经的记录者,怎么可能这么理智?他们怎么可能定义烛龙这般恐怖的东西是个器物而非神明”秃道。
    这在西方学者看来,是不可思议的事。所有古文明都信神,凭什么就炎黄文化不信
    而且这种说法,现代的华人自己都不知道,黄极所说的也不过是一家之言。
    黄极说道:“我还真有证据。”
    “什么?”秃顶专家愕然。
    黄极说道:“你看的只是大荒北经,当时烛龙去了章尾山。而在海外北经,烛龙的长期居留之地钟山那里,又详细介绍了一遍烛龙,你仔细看看”
    秃顶专家立刻翻到海外北经,果然这里也有烛龙的记载。
    《山海经·海外北经》云:钟山之神,名曰烛阴,视为昼,瞑为夜,吹为冬,呼为夏,不饮,不食,不息,息为风,身长千里。在无綮之东。其为物,人面,蛇身,赤色,居钟山下。
    这名秃顶专家,大脑嗡嗡的,只回荡着三个字‘其为物’!
    黄极说道:“这个所谓的钟山之神,能掌控昼夜,操纵冬夏,不饮不食还不用呼吸,它也可以呼吸,却仿佛在操控风云,吹冬呼夏。”
    “吹和呼都是往外喷气,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