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六七章 藩王乃天下大祸(第1/4页)  回到明朝做昏君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听了朱由校的决定之后,四位内阁大学士的神情并不一样。

    其中韩爌最高兴,其他三人倒并没有什么高兴的意思,显然这个选择他们并不喜欢。

    不过朱由校也不管他们喜不喜欢,自己就是要做这个决定。

    略微沉吟了片刻,孙承宗向前走了一步,沉缓的说道:“陛下,冯从吾乃是皇家书院的祭酒,皇家书院的学生明年也参加科举,到时候恐怕会引起非议。陛下是不是再慎重考虑一下?

    看了一眼孙承宗,朱由校倒不是怀疑他有什么私心。即便他有私心也没有关系,这是很正常的事情。朝中的官员有几个没有私心的?

    只不过朱由校不在乎罢了。

    朱由校伸出手指,敲了敲椅把手,漫不经心的笑道:“即便如此,那又如何?”

    事实上,朱由校的意思很明显,那就是扶起冯从吾。

    他就是这么想的,也准备这么做,那些引起非议的事情,他根本就不在乎。

    不但不在乎,他正是想通过这样的非议来告诉天下的读书人:如果你想做官的话,那就乖乖的去学朕想让你学的,乖乖的去皇家书院,而不是在那里大放厥词、自立门户。

    最典型的例子,当年汉武帝独尊儒术的时候,黄老师学的人在哪里?

    选择一方面,必然就要放弃一方面,墙头草没有好果子吃。

    尤其是在国家的政策上,认定是对的,制定出来了,那要尽快的执行,而且要贯彻到底。朝令夕改最要不得,因为怕非议而不去执行,那政策还有什么意义?

    孙承宗听到朱由校的话,顿时一愣。

    他没想到陛下会这么说,不过在瞬间就明白了陛下的意思,这就是非此即彼。你要么选择听我的,要么就别想做官。

    这天下有风骨的人多吗?

    答案是很多。

    但是更多的人呢?

    更多的人读书只是为了做官。虽然他们嘴上挂着仁义道德、家国理想,但实际上心里面想的是怎么样做官,把官做大一点。

    朱由校显然没有再商量下去的意思,站起身子,摆着摆手说道:“行了,就到这吧。这件事情就这么定了,你们退下吧。”

    四人谁也不敢怠慢,连忙躬身说道:“是。陛下。”

    事情既然已经有了决定,他们自然不会再强烈的反对。

    至于他们是不是想要找一些其他的理由来反对,这个朱由校一点也不关心。

    等韩爌四人走了之后,朱由校也走了,他回张皇后那边去了。

    马上要到下午了,天要凉了,在湖边呆着可不是一个好选择。

    事情并没有传出去,几位内阁大学士也没有把消息放出去。原因很简单,还没有到时候。

    如果说现在掀起了什么波澜,陛下肯定会不满意的。等过一段时间再说吧,或者过完年再说。

    这一天的早上,旭日东升,给凉了一晚上的京师带来了一些温暖。

    不少人开始在街上活动,各商贩开始吆喝着做起了买卖。整个京师就在略微有些暖意的晨光中慢慢的苏醒。

    京师的城门口,一队人马已经赶到了这里。

    所有的人见到他们的到来,全都避之不及。

    因为这些人打着的是司礼监的旗号,没有人敢在这个地方得罪司礼监的人。

    倒是有不少人在远处好奇地看着,司礼监的人可不经常出行,而且也没有这么大张旗鼓的。

    这究竟是什么人出城后还这么招摇的回来?

    很多人不明白。

    当然也有消息灵通的人,他们知道最近出京的司礼监的人,那都是去了河南。

    福王的事情在京师也传开了,显然这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