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三零章 密奏入京(第2/4页)  回到明朝做昏君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此话,脸色有些不好看。

    如果这件事情让魏忠贤做成,那自己肯定又会被压一头。之前就已经不如魏忠贤了,如果再来这么一次,那自己就真的要完蛋了。

    骆思恭急的都要冒汗,他只能带着些许希冀再一次看向陈洪,想看看陈洪有没有什么办法。

    无奈的看着骆思恭,陈洪轻轻地抬起了头,脸上的表情依旧没有什么变化,但是眼中却有一些失望。

    这骆思恭实在是不如魏忠贤,不过也没有办法,这个时候如果自己要不帮忙的话,恐怕骆思恭就真的完了。

    于是陈洪张开嘴,用唇语轻轻说了一个字。说完之后,他连忙低下头,不再抬头,不再示意。

    虽然陈洪只做了一个动作,但骆思恭看出来了他在说什么。陈洪说的是官。

    这让骆思恭有一些没想明白。

    不知道是不是福至心灵,骆思恭猛然间就想到了一种可能,眼中闪过一抹兴奋,连忙说道:“陛下,臣以为此举不妥。”

    骆思恭和陈洪的小动作,魏忠贤自然是看到了的。

    不过他也知道自己没办法举报,只能狠狠的瞪了一眼两个人。此时听到骆思恭这么说,魏忠贤的心里翻了个个儿,这两人恐怕又要整出幺蛾子了。

    向前走了一步,骆思恭说道:“陛下,臣以为都察院所选人员参差不齐,如此做法不一定会取得什么好的效果,反而可能会祸乱地方。毕竟他们对地方事务并不了解,贸然前去很可能会有一些不妥当的地方。”

    看着骆思恭说的大义凛然,魏忠贤恨不得上去给他一巴掌。

    刚刚你怎么不说?

    现在跑出来说这些,还提你那些锦衣卫吗?

    这一个理由你都用不完了是不是?

    没等魏忠贤站出来说什么,骆思恭继续说道:“臣以为当准许各地方官员密奏入京,可由锦衣卫收缴其密奏,秘密地送往京师。”

    “不经内阁,直达御前,如此一来各地方官员便可以呈奏实情,杜绝了地方官员欺上瞒下,有什么事情可以以最快的速度送到京师,到了那个时候,天下的事情自然就瞒不过陛下。”

    朱由校听到这话之后,嘴角露出了一抹笑容。

    果然没有猜错,他们还真能够想到这个上面去。

    朱由校点头说道:“爱卿说的有道理,或许这是一个好办法。”

    事实上,在大明朝密奏也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只不过拥有密奏权限的人并不多,基本上就是东厂和锦衣卫,还有就是朝中的一些重臣。

    他们可以在见朱由校的时候。把他们写好的题本直接呈给朱由校,可以不经过内阁。

    只不过这样的做法是坏规矩的,通常不会选择这么做,臣子们上了题本还是要经过内阁的,只不过消息就瞒不住了。

    无论是内阁还是通政司,甚至是司礼监,就像一个四面漏风的破房子,什么东西都没办法瞒得住。

    对此朱由校早就不满意了,这也是他要改变的一点。

    想要改变这一点,也没有什么太大的难度,因为有后世的经验可以借鉴。

    在清朝的时候,为了改变这种制度,为了削减内阁的权力,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发明,它的名字叫做奏折。

    奏折始用于清朝顺治年间,以后普遍采用,康熙年间形成固定制度。至清亡废止,历时两百余年。

    官吏向皇帝奏事的文书,因用折本缮写,故名“奏摺“。也称“摺子“。奏折页数、行数、每行字数,皆有固定格式。

    京内外官员,不论官职大小,只要得到皇帝的宠信和特许,即使是微末之员,甚至寺庙的住持和尚,也可以上折奏事和谢恩。

    奏折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保密。为了保证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