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64章 有点乱了(第1/2页)  唐朝极品公子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见太子李瑛越说越激动,莲花轻轻咳嗽一声,;殿下,切莫激动,当心窗外有耳。

    李瑛却是毫不在意的说道:;这又如何,我说的难道不对吗?

    莲花再次劝道:;太子殿下,您先息怒,当年太宗皇帝,为了和松赞干布和亲,不也是立了文成公主,然后远嫁吐蕃吗?

    李瑛却是摇摇头。;此一时,彼一时,太宗皇帝之时,我大唐朝根基未稳,边境需要安宁。而现在,我们国富民强,万国来朝,哪里还需要靠和亲来巴结这些巴掌大的小国。

    越说越激动,李瑛索性抓起披风,;我要去找父皇,和他理论一番。

    跟在太子身后,走向兴庆宫的路上,莲花内心很是激动,太子李瑛所说,正是自己想说的话。

    如果太子李瑛能够说服玄宗皇帝,改变和亲的想法,那也算是救了柳雨瑶,自己倒是省下周折了。

    如果玄宗依然坚持和亲,那自己就要趁柳雨瑶前往昌县祭奠父母之际,把她带走。

    李瑛见了玄宗皇帝,又是慷慨激昂一阵陈词。说的玄宗心里暗自欢喜,这孩子的进步越来越大,现在对于国家大事,也敢发表自己的意见了。虽然,有些意见,还不是很成熟。

    等到李瑛说完了,玄宗皇帝才不紧不慢的说道:;李瑛啊,你说的很对,我大唐现在万国来朝,自然不是昔日所能比,可你看吐蕃,自从松赞干布之后,凡新赞普即位,必请我唐朝皇帝册命。

    册命,就是任命的意思,这是吐蕃便是对唐王朝臣服的一种体现。

    ;再者,我们和吐谷浑,世代友好,在前些日子,平叛阿史那东里的时候,为了稳住边境,我让曹备接连出使吐谷浑,

    玄宗说到这,抬眼看向李瑛。;别小看了琅琊国,吐谷浑,倘若我们出尔反尔,岂不是成了恃强凌弱,以大欺小。这,要北疆的那些小国,如何看我们。

    一番话,说的李瑛哑口无言。

    ;儿臣受教了,儿臣告退。

    说完,行礼而去。

    等到李瑛走后,高力士上前来,对着皇上又是一阵猛夸。

    玄宗皇帝自然是欣喜异常,李瑛的进步,实在是喜人啊,太喜人了。

    ;皇上,何不趁机,给沈不易一些封赏?高力士小心的提议。

    玄宗却是摇摇头。;赏是要赏的,可是切莫操之过急,我现在倒是觉得,柳雨瑶那边,事情似乎有些不对。

    从昭敏公主,直接变成了柳雨瑶,高力士的心中,不免也是暗自吃惊,这说明,玄宗皇帝,一定是预感到了什么。

    此时,沈府。

    沈不易感到自己的脑子有点乱了。

    皇上给自己和昭宁公主赐婚,柳雨瑶这位昭敏公主,要去昌县祭奠父母,然后去吐谷浑和亲。

    这一波操作,不得不佩服。

    自从汉朝以来,和亲,就是一项重要的国策。唐太宗李世民时期,更是收了义女,封为文成公主,可笑的是,史书上,连这位文成公主的具体出身都未曾记载,只是记载出生在任城。

    可见这位文成公主,并非什么真正的皇室宗亲,比较靠谱的猜测是当时的远支江夏郡王李道宗的女儿。李道宗是唐高祖李渊的堂侄,因战功被封为任城王,他的女儿被史学家一致认为是文成公主。

    而现在,玄宗皇帝更是干脆收了一个八竿子打不着的女子立为公主。

    但是不管怎样,以公主的身份去和亲,代表的就是大唐的荣耀和尊严。沈不易相信,以柳雨瑶的聪明才智,一定处理的非常好,只不过,柳雨瑶是否愿意去,这另当别论。

    第二天一大早,一列全是便装的队伍,浩浩荡荡出了永宁宫的后门,又绕过东宫,直接从重玄门出了大明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