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七百三十四章:灾事司(第1/2页)  我真不是木匠皇帝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山西这次的地震很严重,用后世的话说,震级至少在七级以上,才会造成这种损失。
    奏疏上说,灵丘全城尽塌,压死百姓五千二百余人,往来商贾,驻守官军,更是不计其数。
    就连城中的枯井,涌出来的也都是黑血。
    这次地震,最开始是从天启六年三月初五日丑时发生的,山西灵丘c浑源州多地突发地震,至今已经连震一月有余。
    全山西震摇数十次,包括灵丘在内,多地全城尽塌,官府停摆。
    除去灵丘,浑源州也是一样,据说是官民庐舍无一存者,压死百姓又有四千三百余人。
    屯守在浑源州官军的军营直接变成废墟,多地卫所尽毁,往来商贾及各地行人还没算,如果全算上,也有近万人了。
    灵丘知县c浑源州知州,甚至于山西御史c布政使等高级官员,也有十余人死于此次地震之中。
    正是因为地震一开始就摧毁了多地的官府,连督办司也未能幸免于难,加上这次的灾情实在严重,地方官员多有隐瞒不报。
    这才导致地震发生一月之后,消息才传至京师。
    觉山寺在灵丘县东南二十里处,创于北魏太和七年及远大安六年,此次地震中,庙貌摧残,遗址故墟,杳莫可寻。
    如果只是山西省内,还好说,主要是这次就连边关大同府,也是所属俱震。
    大同府发生地震的时间,大概灵丘首次地震的半月后。
    当时是,大同府从西北起东南而去,其声如雷,摇塌城楼城墙二十八处,边关城隘震塌十二所。
    蔚州c广昌c隆平连日震声如雷,城垣颓坏,官民庐舍摇毁无数,人多压死,地裂水涌。
    就连大同总兵张万邦,都在帅府与众将议事时遭遇突发地震,被房梁险些砸中。
    最后张万邦虽然从府城逃了出来,精锐亲兵和大同军却损伤不小,其本身更是身受重伤。
    当天被压死在城内的,还有乱岭关守备千总张毕c威平堡驻防百总林山,偏岭口守备千总吴大用等十八人。
    其中,官职最大的是安东中屯卫的指挥使龚用,这已经相当于大同府第三高的军职了。
    天启一朝至今,就连林丹汗大规模南侵,都没有给重兵防备的大同府造成这种伤亡。
    好在眼下北疆形势已定,倒是能从容应对。
    不然,如果这个机会被西虏诸部抓到,大举来犯,大同府真不一定能挡得住了。
    内阁诸位阁老,兵部尚书王洽以及英国公张维贤,看了这份奏疏,脸色都不是十分好看。
    武英殿大学士温体仁说道:“陛下,这次地震恐怕还不只限于山西。”
    “近日,坊间有所传闻,说是京师昌平府,有轻微震感,似乎是已经蔓延到了畿辅一带。”
    张维贤点头,说道:
    “此事臣知道个大概,昌平府现下已经是人人自危,许多百姓争相恐后往京师而来。”
    “民间谣言四起,陛下还是早作决断,万一京师再生大震,损失无可估量。”
    朱由校点头,神情中的疲惫一扫而空。
    现在回去休息是顾不上了,看来天启六年这一关,真不是好过的。
    从年初的诡异事件接踵而至,到眼下自山西而起的连环地震,这明末,天灾为什么这样多?
    心累,朱由校现在是真的心累。
    因为他知道,这还没到崇祯年间,崇祯十七年间,各种地震天灾,更是多如牛毛。
    不当皇帝还是第三视角,现在自己是第一人称,做了皇帝,方才明白,明朝能在这种情况下挺了这么久,属实也不太容易。
    这就不是单单有钱能摆平的事,就算你有钱有兵,在这种生产力低下的年代,也经不住这种天灾。
    别的不说,以现在后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