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七百二十二章:整顿太医院(第1/2页)  我真不是木匠皇帝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陛下恕罪,臣年老昏聩,竟竟看不出这只是一个小小的风寒之症。”
    郑延进一副痛心疾首的模样,跪在地上哭喊。
    他自知此次逃无可逃,在入宫以前,思虑再三,觉得如想保全自身,只有自请解职这一种办法。
    看眼下这种情况,就是自请解职,也不知道还有没有回还的余地了。
    只希望皇帝能念及他们郑家祖辈为朝廷执掌太医院,没有功劳也有苦劳,饶恕了这一回。
    “臣年老昏聩,无法担此重任,还请陛下准许臣回乡养老,颐养天年!”
    郑延进说完这话,只敢垂眸望地,大气也不敢出。
    听见这话,朱由校的脸上仍旧阴晴不定,冷笑道:“你老眼昏花了,也确实应该回家去了。”
    “带带孙子,没事在院子里那么一靠,不比待在太医院追名逐利强多了?”
    “郑延进,朕说的可对!”
    闻言,郑延进更是趴得更低了些,连声喊道:“陛下恕罪,陛下恕罪!臣知罪了!”
    朱由校盯了他一会儿,摆手道:“罢了,滚回家去吧,永远不要再回太医院。”
    郑延进如蒙大赦,好似顷刻间捡回了一条命。
    “谢陛下不杀之恩,谢陛下不杀之恩!”
    “滚!”
    看着郑延进连滚带爬的出了西暖阁,朱由校气更是不打一处来。
    这次自己儿子得了个感冒,现在的风寒可能和后世感冒不同,但也没那么致命,却差点被耽误出事来。
    由此可见,太医院究竟是腐化c堕落到了什么地步!
    这样的太医院,也难怪历史上的天启皇帝诸多皇子皇女一个也没活下来。
    就这些庸医,倒不如随便在北京城的巷子里找个郎中瞧病来的让人放心。
    不得病还不知道,自己儿子这一得病,算是给朱由校敲了一个警钟。
    风寒已经开始转好,但是太医院的事,不能就这么算了。
    罢免一个郑延进,很显然起不到任何作用,如果想让太医院在接下来起到作用,整个都需要大换血。
    而明代太医院的世袭制度,第一个就要废除!
    太医院的确是需要整顿,因为太医院它就不仅仅只是一群给皇家瞧病治病的医生那么简单。
    太医院自宋代始设以来,到眼下的明朝,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完整的医药体系。
    中央集权程度越深,医药就越需要集中统一管理,而有明一代,恰恰是历朝历代皇权的顶峰。
    太医院之下,还有诸多的宫廷c地方医药机构。
    如御药房c生药库c安乐堂c典药局及地方上的惠民药局c王府良医所c州府医学教育机构等,都受太医院直接或间接的管理。
    全国各地按年派纳的药材,需要送往生药库中统计品种c数量,进行存放,最后在需要用药的时候,由御药房负责分派药品。
    其余安乐堂,典药局等宫廷医药机构,也都归属于太医院,各自有其职能。
    安乐堂专事安置无权势c重病垂危的太监,典药局责位于东宫,是东宫六局之一,负责东宫的治病用药,不册封太子时不设。
    册封太子后,由太医院派遣一名御医作为局丞管理典药局,另拨给诸多小吏,作为辅助。
    其余东宫五局,也都是册封太子后才会重新设立。
    诸如王府良医所,负责各王府的治病用药,惠民药局相当于朝廷免费给百姓发放治疗药品和看病治病的官办医院。
    这些诸多宫廷或地方的医疗机构,都统一由紫禁城内的太医院官署管理。
    太医院眼下如此的萎靡不振,全国各地的医疗机构,只怕是尽皆如此。
    这可能也是眼下各地百姓体弱多病,对朝廷不满的另外一个原因。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