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六百零四章:陕西大雪,山东大饥(第1/2页)  我真不是木匠皇帝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天启五年六月四日。
    一波未平,一波再起。
    在这个党争闹得朱由校焦头烂额的关键时候,一连串天灾的消息接踵而至。
    陕西延安知府上奏,称该地已经大风大雪接连半月而不止。
    眼下延安府有司停摆,驿站不通,官府甚至无以派出巡街差役,就连当地驻军的日常操训也暂时停止。
    当地官府机构几乎陷入全面瘫痪,每日都有无数的百姓和守城兵丁冻死,地方官府全无办法,希望朝廷尽快处理。
    无独有偶,山东济宁也发来急奏。
    济宁知府上奏称,自本年立春以来,偶有过境飞蝗,到了六月,成群飞蝗自南而来。
    飞蝗聚集,遮天蔽日,以致春禾荡尽,所过之处,寸草不生。
    济宁知府在奏疏中说,成群飞蝗近来有向周围扩散之势,而济宁官仓接连开仓一月,流民仍然愈来愈多,粮款早已杯水车薪。
    官仓存粮逐渐告罄,风声传出,直接导致现在的山东粮价疯涨,几乎隔天就会成倍的翻滚。
    有粮的都在囤积粮米,没粮的,再也买不起粮。
    流民遍野,许多地方的官府粮仓已经赈无可赈,是真正的空无一粟,流民遍野,饥人易子相食。
    济宁是运河最重要的流经之处,也是全山东商人最多的地方,也是皇商会最初的据点之一。
    山东大饥从济宁这个点爆发,对运河经济也有不小的影响。
    天灾说来就来了,就算准备了五年,这些东西,也还是完全不够,现在全国的人口太多了。
    好在畿辅皇庄的番薯c马铃薯已经形成量产,加上从外地调粮,应该足够山东所需。
    可若是同时在其余几个省再爆发大饥呢?
    这些流民一旦处置不当,很快就会裂变为在各地闹事造反的流贼,到了那个时候,性质可就变了。
    自己没有多少时间,必须尽快处理山东的饥荒。
    至于眼下朝中纷乱如麻的党争,朱由校决定亲自出场,一刀切,以免生事!
    今日大朝会上,主要说的就是此事。
    两份急奏都是在昨日传来的,朱由校看过后深为忧虑,决定在今日朝会就商讨明白,即刻发旨。
    “参见陛下万岁万万岁——!”
    众臣山呼以后,朱由校稳稳坐在九龙御座上,目光扫过阶下群臣,扔出两本奏疏,开门见山道:
    “旁的事都放在一边,陕西大雪,山东大饥,都说说吧,怎么处置?”
    话音未落,一名言官出列,铮然谏道:
    “陛下,臣有本奏!”
    朱由校看过去,道:“是要说替死案的事吧?朕说了,先说赈灾的事,你回去吧。”
    那言官不依不饶,道:
    “陛下,许显纯嚣张跋扈,随意抓人c杀人,民间人人喊打,若不及时处置,恐会累及人心啊!”
    朱由校这才眯着眼睛,望了他一会,道:
    “丛士善,朕说的话你是哪一句没听懂?”
    “可是陛下”丛士善没有注意到朝臣们看他如同看傻子的目光,还欲再说。
    英国公张维贤站在一旁,看着这个家伙,再看看杀气已经抑制不住的皇帝,赶紧垂头不语。
    “可是?”朱由校这次是真的有些生气了,“让朕来告诉你什么才是累及人心。”
    “陕西大雪,官府停摆,百姓缩在家中冻死,朝廷不及时处理,这叫累及人心。”
    “济宁大饥,若不及时赈灾,捕杀飞蝗,以致蔓延全省,饥民相食,这才叫累及人心。”
    “就算是你这样的人,也配站在朝堂上与朕,堂而皇之的说这些话?!”朱由校站起身,望向殿外:
    “传大汉将军。”
    语落,两名侍殿的武士上殿,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