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140章 在洛邑祭祀,和周王谈话(第2/4页)  回到战国当赵括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不满,而赵国人也未必就买赵括的帐。

    所以赵括干脆就一如既往地平等对待所有七国的子民,这样一来的话,大家既然都已经感受到了公平,自然就会对赵括和大汉

    国产生爱戴,这样才是真正能够帮助新生的大汉国获得民心的最佳保障。

    很快赵括就离开了咸阳继续东进,又过了几天之后,他来到了原先周天子东迁之后的都城洛邑。

    一个说起来很有意思的冷知识是,周天子其实一直都存在着,无论是历史上还是这个时期,周天值都保持着络绎着,最后一座

    城池一直到战国时代的最后几年。

    回到这个世界线,周天子最后的一点土地在几年前就已经被秦国和韩国联手给瓜分掉了,最后一位周天子也已经被秘密的谋杀

    。

    如今的洛邑已经成为了中原之中,一座算得上是比较热闹,但是相对而言又算不上顶级的城池。

    有人曾经提议,希望将这座城池之中的九座大鼎都搬迁到新的帝京城之中去,但是赵括在思考了之后还是决定驳回了这种要求

    。

    赵括当时就说了这么一句话:“周天子的九鼎并不是真的能够代表天下气运所在,否则的话这么多年周天子都一直拥有着九鼎,

    为什么他却还是这么的弱小呢?既然那九鼎对于周王朝而言有着十分特殊的意义,那么就让周天子的后裔们拥有它吧。”

    赵括不仅将周王朝的9座大鼎留在了洛邑,而且还将原先周天子的王宫册封给了周天子的后人,让这些后人世世代代祭祀周王

    朝的历代天子,也让周王朝的香火不至于断绝。

    这一次路过洛邑赵括也是特地进入了周天子的王宫之中,对着历代周朝的天子上了一炷香。

    周文王姬昌,周武王姬发,周成王姬诵……看着面前这一个个充满了历史厚重感的名字,赵括的表情也慢慢的变得肃穆了起来

    。

    众所周知,大汉族所创立的文明又被称之为华夏文明。那么问题来了,华夏这两个字究竟是从哪里开始的呢?

    华夏这两个字当然是上古就已经有了,但是真正确立这个概念是从周王朝开始的。

    周公旦在确立周王朝礼法的时候,将愿意遵从周王朝礼法的诸侯和民族称之为“诸夏”,这就是华夏这个词语的前身。

    周王朝建立之后,华夏文明才真正算是在中原大地上开枝散叶,伴随着西周以及春秋战国三个时期的过去,最终由来自于周天

    子分封的一个小小贵族秦国统一了整个华夏,彻底的将华夏人给融合到了一起,直到现代。

    从这一点来说,周王朝对华夏文明的贡献是毋庸置疑的。

    赵括表情郑重,朝着面前的这些牌位鞠了一躬。

    这些华夏们的先王,曾经为了华夏筚路蓝缕,开创了真正的华夏文明时代。

    今后,朕将会接过你们的意志,继续让华夏文明在这个世界上开枝散叶,变得更加的文明、强盛!

    片刻之后,赵括走出了宫殿,一位年轻人已经在这里等候多时,朝着赵括恭敬行礼:“姬令见过陛下。”

    姬令,就是如今的周王。

    在赵括统一了天下之后,战国七雄的国君们王号全部被取消,从原先的齐王楚王变成了齐候楚候,只有周国是个例外,如今的

    姬令依然还是周王,而且和当年的商王朝后裔类似,姬令也不需要对赵括称臣,只不过“天子”这个称号被从姬令的身上取消了

    。

    考虑到赵括本身就是“皇帝”,等级上来说是比周王要更高的,所以这个安排并没有引起什么反对。

    赵括笑着看向姬令,道:“周王啊,和朕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