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七百六十章 都察院(下)(第1/2页)  脸谱下的大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脸谱下的大明

    在朝中大九卿中,周延是非常特殊的,与他类似的还有一个,如今的吏部尚书欧阳必进。

    欧阳必进身上最显著的符号是严嵩的小舅子,而周延身上最显著的符号是嘉靖二年进士,徐阶的同年。

    所以外界都将其视为严党、徐党,但实际上这两个人都不是派系的核心,拉的上关系,但并不涉身其中。

    欧阳必进任工部尚书时,对严世蕃诸多不法行为多有劝阻,虽然效果不大,后来调任刑部尚书,还让严世蕃“收钱放人”的名声都受损。

    周延看徐璠也不太顺眼,这货虽然没有严世蕃那般可恶,但太能作了。

    欧阳必进严整法纪,廉洁奉公,被嘉靖帝赞誉“端慎老成”,周延为人峭直清介,砥节奉公,是朝中不多的那种一年下来都没几人弹劾的重臣。

    而且这两人经历类似,都是走布政使、巡抚、总督、都御史、尚书、左都御史这条路,理政经验丰富,民生、军务都有涉猎,有实干之才。

    事实上,欧阳必进和周延还是同乡,都是吉安府人,前者安福县,后者吉水县,距离不远,早年就相交莫逆,一直保持来往。

    有这样的履历,所以这两人都对钱渊赞誉有加,特别是当年钱渊抛却庶吉士毅然南下一事。

    欧阳必进曾经在给俞大猷的信中赞钱渊功济与时,前南京兵部尚书张时彻也是嘉靖二年进士,在给同年周延的信中也对钱渊设市通商大为夸赞。

    在严世蕃死讯传来之后,再加上连接发生的诸事,周延也毫不犹豫的认为主谋者是徐阶……他太清楚严世蕃对徐阶的威胁程度了。

    在钱渊回都察院后,周延对其还算不错,前者立即顺着杆子往上爬……一个月下来,至少日常走的已经挺近的了。

    呃,从这儿也能看得出来,徐阶的势力、名望几乎是看得到天天往下跌……周延可不是邹应龙、林润,他不是徐阶的党羽,撇的远点的,钱渊松了口气,笑着将话题扯开。

    周延曾经担任南京兵部尚书,还曾经提督两广军务,对东南编练新军很感兴趣,频频问起其中阵列、练兵等事。

    去年末,张琏率军攻破安福县,欧阳家横遭大难,后贼军攻吉水……明朝中前期有句话,“翰林多吉水,朝臣半江西”,可见吉水县官宦人家的数量。

    胡宗宪急调戚继美所部,奔驰数十里相援,三刻钟大败贼军,力保吉水不失,而周延就是吉水县人。

    林润想巡按地方,原因很简单,但也很复杂,就是因为即将入京的李默。

    三年前,就是林润弹劾国子监祭酒沈坤,最终弯弯绕绕一圈下来绕到了李默身上,最终李默倒台,林润与严党发生冲突,被贬谪出京外放知县,第二年因政绩卓越才回京入都察院为御史。

    当年的李默一时间可能还没想明白,但现在肯定是知情的,自己当年的下场是严嵩、徐阶合力为之。

    那么林润呢?

    他扮演的是什么角色?

    林润是被严党逼出京城,但如今却是徐阶的门生……更何况,林润还是福建人,算是李默的同乡后辈。

    钱渊猜测,或许李默会想得更深一层……当年林润上书弹劾国子监祭酒沈坤,到底是无意的,还是受人指使的?

    林润到底是什么时候投入徐阶门下?

    李默那性子……严嵩、徐阶的面子都不给,找个由头寻林润的麻烦还不是轻轻松松。

    啧啧,从林润自请出京,这事儿还真不太好说呢。

    聊了好一阵儿,钱渊绕着绕着终于绕回来了,问起浙江巡按出缺一事。

    “展才简在帝心,还问老夫作甚?”周延捋须笑道:“还没放衙呢,展才可去西苑。”

    钱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