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二十七章 征战四海的野望,北方之敌(第2/3页)  我真是大昏君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去,说道:“罪女谢万岁宽宏赦免。可罪女的父兄亲人呢,若是能宽恩赦罪,莫说归化,罪女愿为奴为婢,报答万岁恩典。”

    朱由校轻轻一笑,说道:“也不用为奴为婢,朕也不缺人服侍。这样,你们会跳蒙古舞,唱蒙古歌吧?给朕表演一下,朕再考虑。”

    海兰珠和妹妹交换了下眼神,垂头奏道:“罪女便为万岁表演科尔沁部的安代舞,祈求神灵庇护万岁,无灾无病,万寿无疆。”

    这小嘴儿挺会说的,朱由校微笑颌首,挥手示意可以开始了。

    安代舞发祥于科尔沁草原南端的库伦,最初是一种用来医病的萨满教舞蹈,含有祈求神灵庇护、祛魔消灾的意思。后来,才慢慢演变成为表达欢乐情绪的民族民间舞蹈。

    在科尔沁地区,在逢年过节时、在庆祝丰收的日子里、在喜丧婚嫁和迎宾的宴会上,人们都要跳安代舞。姑娘媳妇挥舞头巾跳,小伙子脱去马靴光着脚丫跳,孩子们做着鬼脸跳……

    安代的通常表演形式是在场院里,几十、上百人不等,围成大圆圈,圈里由两名歌舞能手对歌对舞,众人呼应踩脚、甩动衣襟伴舞伴唱,形成热烈,欢腾的场面。

    海兰珠和布木布泰便分别饰演歌舞能手,边歌边舞,虽没有伴舞伴唱的热烈气氛,但边歌边舞,曲调悠扬婉转,动作优美潇洒,倒也甚有观赏性。

    朱由校微笑观看,倒也没有戏耍她们的意思,只是找个借口,宽恕包括海兰珠的亲人在内的科尔沁部的一些贵族。

    归化大明,成为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分子,这才是解决北方边患的好办法。

    更何况,明军虽然和察哈尔部联手行动,覆灭了科尔沁部。但主要的目的还是削弱建奴,并不意味着和虎墩兔长期友好。

    朱由校反倒是认为,建奴若灭,虎墩兔恐怕会是大明新的敌人。

    科尔沁部虽然覆灭,但所部的牧民并未受到大的损失。那些被俘的科尔沁部贵族,还是有一定的号召力和影响力的。

    至于以后能不能起作用,朱由校并不是非常非常的在意。因为杀了这些人,也得不到什么利益,倒不如放眼长远。

    而小冰河高峰期的到来,对北方游牧民族的影响,可能比农耕为主的大明更加严重。

    所以,大灾害的来临,可以说是挑战和机遇同在。如果趁着蒙古诸部在天灾面前虚弱尽显而运用计谋,就能起到力半功倍的效果。

    历史上的蒙古诸部能臣服于满清,为何不能成为大明的一分子?

    朱由校微笑着看着姐妹二人的歌舞,心中已经作出了最后的决定。

    .........................

    费尽心力地筹划,不要脸地搂钱,皇帝已经为大明选择了几年、十几年,甚至是几十年的发展道路。

    尽管还没有人意识到这些,并理解皇帝的苦心,狂赞他的英明。但现在形势的发展,却已经见到了极大的效果,这可是皇帝几年来的布置筹划。

    辽东明军继续向前挺进,又占领一堵墙堡,离鸦鹘关是越来越近。

    之所以皇帝还是谨慎小心,下面的将领却是战意高昂,并敢于主动出击,原因其实也很简单。

    一个不能亲眼所见,只能凭着猜测和估计;一个则是身临战阵,对部队的装备士气战力,有着更准确的认识。

    所谓知己知彼,甲坚兵利,粮饷充足,赏罚分明,士气高昂,伤有抚死有恤,也只有领兵的将领才最清楚所率部队的战力。

    望远镜的视野中,以战车为先导,火枪兵和掷弹车随后,沿着大路向前滚滚而进。烟尘不时扬起,是探马在来回奔驰,报告着前方的情况。

    孔有德放下望远镜,立马于土坡,听完探马的报告,命令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