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丁字卷 第一百二十三节 启动(第2/3页)  数风流人物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至也早早就说好了但没想到被官应震截了胡。
    换了其他人他还可以争一争但官应震是自己现在顶头上司自然不行。
    方有度那里走不开否则他就把方有度拉来扬州了方有度本人也很想借机会回一趟歙县老家。
    《内参》之事还得要方有度盯着这个阵地不能轻易松手。
    而且方有度现在对《内参》的编撰也是越来越得心应手冯紫英这一组《正确认识当前最紧迫的几个问题及其辩证关系》分成了好几个部分他把大框架和基本内容都写好了但文字上的提炼修饰还得要靠方有度来。
    现在中书科这边也是刚搭起架子来官应震连一个人都不愿意放现在就忙于筹建也是这银庄之事太过于重要急迫否则官应震连自己都不会放走。
    从户部、工部和兵部都分别抽得有人来但是这些外边来的人哪里有自己人用得贴心顺手?
    只不过中书科虽然由你官应震掌事却不能说人都由你来决定了。
    所以官应震也只能在现下的基础上向内阁打了报告充实中书舍人希望从观政进士中先行拉来几个。
    好在从皇帝到内阁都很清楚开海事务的繁杂琐碎所以对官应震的要求也基本上予以了满足。
    除了冯紫英和练国事是直接从翰林院修撰借过来帮忙外像范景文和贺逢圣还有方震孺、叶廷桂、吴甡等几人都被官应震拉了来。
    原本官应震还想把杨嗣昌也拉到中书科但是一来杨嗣昌是湖广人这太明显了二来练国事和冯紫英两个修撰都被他拉走了再要拉走一个编修这黄汝良也不能答应所以只能作罢。
    按照惯例中书舍人算是从七品向观政的三甲进士们观政期满便可以授从七品只是这中书舍人可不比其他官员这个从七品的地位要比寻常的主事之类要清贵得多更别说外放之职了。
    看看原来这帮中书舍人哪一个不是前任内阁阁老或者六部尚书的子侄?
    现在朝廷改弦易辙要用中书科来操持开海事务这中书舍人就不单纯是清贵了更是实打实的实权要职了。
    同学中暂时没有人能帮自己那就只能靠汪文言这帮人了。
    好在汪文言这帮人能力都不差唯一一个遗憾他们都没有官身也就是说当自己的幕僚可以但是要推出去上台面就不行了。
    当然这也是暂时的现在随着中书科的充实也显得龙蛇混杂了既有像自己和练国事乃至方震孺、叶廷桂和吴甡这样的进士出身官员和观政进士还有一帮当初恩荫的官宦子弟。
    “公子客气了这不过是文言该做的不知道公子下一步如何打算?”
    汪文言大略了解了冯紫英的意图就是要设立银庄而这家银庄和现有的银庄截然不同。
    当下银庄都基本上是和典当连为一体规模小资金流量低能实现异地存取的极少更谈不上近现代金融业务。
    而冯紫英筹划中的海通银庄寓意通达四海总部设立在扬州另外一个中心会设在京师。
    这是大周最核心的两个城市京师是政治中心而扬州是商贸中心。
    未来还要考虑在广州、金陵、苏州、大同、杭州、宁波、泉州、登州几个城市设立分部但目前还是要以扬州和京师为主。
    冯紫英此次来扬州就是要分作两步走一步是募股吸纳部分资金充作股本另一步就是揽储。
    这两步不可或缺前者是根基后者是保障。
    没有实力雄厚的股东支持没人会相信这家所谓的新式银庄同样如果没有丰沛的储银进来光靠股东那点儿资本一旦开启借贷模式根本就是入不敷出所以两者缺一不可而且都是多多益善。
    不利的因素很多但是有利因素也有不少。
    一是现有的银庄钱铺根本就还没有意识到一种新型的金融机制模式要出现了他们还停留在收取保管费的状态主要是为一些商贾的临时存放服务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