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丙字卷 诗酒趁年华 第一节 北地四子(第一更!)(第2/3页)  数风流人物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者就是江南卫所?且不说倭人之患都让江南如临大敌江南卫所那点儿力量削弱了也未必能有多大意义吧?”
    “那紫英的意见呢?”侯恂已经和练国事策马赶了上来。
    今日聚会是青檀书院和崇正书院的头面人物一个小聚但是却没有许獬。
    应该说这四位都应该是未来北方士人的代表杨嗣昌虽然是原籍湖广但是长期在京师生活实际上已经习惯于把自己定位为北方士人了。
    “小弟的观点很一致那就是要开源节流是舍本逐末开源才是王道!”冯紫英在这几个人面前就毫不忌讳了。
    练国事和杨嗣昌都是马上进入翰林院的角色而自己和侯恂如无意外也要走庶吉士这条路未来合作可能性迅速增加。
    要说服他们认可自己的观点很重要因为他们的观点很大程度代表着北方士人练国事所在练家本身就是河南望族而侯恂父亲就在太常寺任职也是著名北方士人而开海的一个重要反对力量就是北方士人。
    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循序渐进要让他们明白当前的大局和利弊得失乃至于紧迫性。
    “裁撤边军绝不可行。”练国事的观点也很鲜明“九边防务已经相当危险了我从兵部职方司获得的一些情况辽东镇面临的压力已经越来越大建州女真正在稳步推进他们统一女真的步伐甚至还在勾连毗邻辽西的蒙古左翼诸部这是一个十分危险的征兆一旦他们统合了女真诸部那么其实力就会膨胀到足以颠覆大周在辽东统治的地步而一旦他们把势力渗入到蒙古左翼那么我们宣大蓟这一线就不但要面临鞑靼人突破的危险甚至可能被借道突袭的女真人进入边墙以内的危险。”
    杨嗣昌和侯恂都没想到练国事对边务尤其是辽东镇这边的情况了解如此之深心里都有些触动。
    青檀书院这些弟子果真是在时政朝务上下足了工夫冯紫英也就罢了本身就是边地武勋世家出身没想到练国事作为河南士子也对九边防务这边了解。
    这说明青檀书院是全方位的在向重视政务朝务倾斜不是某一个人对朝政时务重视难怪人家能在今科中大获全胜。
    “紫英你的开源恐怕不会是加征赋税吧?那江南那帮人恐怕就真的要把天都吵塌了。”侯恂也沉吟着道:“可除了加征赋税似乎就只有开海了但开海能带来多少税赋的增长?这个没法测算而且给江南乃至广东那边也会带来很多人心混乱朝廷恐怕也不得不三思。”
    如果是换一个在朝廷中任职多年的北方官员一谈及开海便会不假思索的反对但是像侯恂这样的年轻士人还没有被朝中那些个陈旧习气所侵蚀所以还有着相对独立的判断能力对开海只是担心却并非一味反对。
    大周朝沿袭前明惯例加征税赋一般都只会落到江南和湖广那是财赋重地加征一成胜过北方诸省十倍。
    而且北方近十年来水旱频繁已经导致北直、山西、陕西等省民不聊生河南和山东情况也好不到哪里去所以每年光是赈济粮食都是一个天文数字同样是朝廷的一个巨大窟窿。
    ”加征税赋不可行。“杨嗣昌微微摇头”江南一直在要求朝廷要缩减赋税反响强烈认为他们承担了整个大周八成以上的税赋极不公平而湖广那边这几年也才算是缓过来一口气但是郧阳流民情形日益突出朝廷尤为担心至于北方诸直省那就更不可能指望……”
    “其实加征赋税虽然不可行但是如果朝廷敢下决心彻底清理官田和庄田……”
    冯紫英话尚未说完其他三人都是头摇得像拨浪鼓一样那就是要挑战极限了弄不好就要搞成天崩地裂没有谁敢在这等时候行此壮烈之举稍不注意就真的要自己被壮烈了哪怕是皇帝也不例外。
    杨嗣昌、练国事和侯恂他们哪怕刚考中也明白这里边的水有多深甚至可以说直接涉及到自身和家族利益。
    “那恐怕就真的只有开海一略了。”冯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