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225章 王玄策西征(第2/3页)  贞观俗人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这倒简单,泥婆罗弹丸小国尔,吐蕃都能威逼的他们称臣,朝廷只须择一位能言善辩兼知兵事的官员为使,到时自西昌道沿途征召党项、西山、多弥、白兰、苏毗、后藏、吐蕃等诸藩兵马,并由诸藩沿途供应所需,兵入泥婆罗,可擒笈多献于阙下,复乌达亚德瓦复国正位也。”

    朝廷只需派一位知兵使臣,带一道天子诏令,然后用高原上的诸藩兵马,不用唐兵,一来避免长途跋涉辛苦,二来高原上的诸藩兵也更适应那边的地理气候等。

    “能行吗?”

    “摄尔小国,一战可灭!”

    相公们也都觉得这提议没问题,朝廷不是没兵可出,但不值当出动唐骑,有一道诏令便可以了。

    “派谁去呢?”

    崔敦礼上前道,“臣举荐一人,象林都督王玄策。”

    承乾问,“可是曾经仅凭一营兵马,便为朝廷拓土开疆八百里的王玄策?”

    “正是此人,先前御驾东征,王玄策率领的象林兵也数立大功,表现极嘉。”

    “那好,便授王玄策为鸿胪寺卿,奉令出使泥婆罗国!”

    “殿下,先前天竺戒日国王曾派使者来我大唐,请求通好,态度恭敬,献上不少贡物。臣建议王玄策出使泥婆罗事毕之后,可顺道再往南,代表大唐出使戒日国,向戒日王回赐礼物。”

    戒日国占据中印度洹河流域,国大地广人口众多,而且处于海上往西方的路上,若能跟戒日国正式建立友好外交关系,签订一些友好通商协议,那么戒日国开放港口,大唐的海上贸无疑能够进一步繁荣。

    “回来时顺便再去迦摩缕波国和骠国一趟。”

    迦摩缕波国在后世孟加拉北部,原是笈多王朝的封建藩属,其南面原是强国高达王国,后被戒日王所灭,迦摩缕波早就向戒日王称臣纳贡成为其藩属,因此得以保存。

    承乾之所以提到此国,皆因他现在与大唐实际上交界,成为了接壤的邻居。自大唐击败吐蕃,设立了西昌道之后,这个小国实际上已经被大唐三面包围着。

    西面和北面都是西昌道领地,藏河翻越群山,奔腾而下,滋润了藏南山区,而印度洋吹来的暖流,也让这片雪山下的河谷,更加美丽。

    险峻的山区,成为了天然的边界线。

    迦摩缕波国,也就汉魏时的滇越、盘越国,位于藏河中部流域,下游便是后世孟加拉平原,之前为高达国,如今并入戒日国。

    其东面隔着那加山脉,东北是大唐的永昌、丽水二羁縻南蛮都督府,东南则是骠国。

    此时的迦摩缕波国虽为戒日属国,但承乾看中的是其地理位置,若是能与他们达成友好关系,那么沿着藏河(雅鲁藏布江)河谷,开辟一条商路,便可直接入海。

    同样的,大唐西南羁縻的永昌(云南保山)、丽水(缅甸孟拱)都可翻越那加山脉后进入迦摩缕波国谷地,从藏河入海。

    距海口虽还有两千余里,但大河通畅,可全程水运,这个意义还是很大的,犹如红河之于通海都督府。

    汉武帝曾有计划打通身毒道,从云南入印度,再绕道月氏国,虽然最后止步于昆明大理,但这个方向其实是没问题的。这个时代,已经有商路联通,只是道路难行,属于只能通骡马的茶马小路。

    商人用马骡贩卖盐茶瓷器丝绸等。

    如果能打通迦摩缕波这个节点,那么大唐的永昌、丽水、西昌这些最偏远的蛮夷之地,就能够获得一个出海口。不仅土产方物能够有出路,而且外面的商货进去也更方便了。

    更何况,藏河本就也与恒河相通,水路相连,商机无限。

    承乾望着迦摩缕波的地图,可不止一次的暗想着,假如时机成熟,到时可一口吞下这块肥肉,然后顺河而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