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626章 门下制曰(第1/2页)  贞观俗人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松州城。

    翰林院学士承旨、转运使马周奉旨亲自赶到松州,向秦琅宣读圣旨。

    “门下:制曰,内居股肱,外作藩瀚,美‘辎衣’之德,称‘夹辅’之勋,我怀斯人,今得良弼。”

    “开府仪司三司骠骑大将军吏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太子太师东宫詹事、太子左卫率、崇贤馆学士上柱国卫国公秦琅,宇量宏博,质性沉毅,体仁能断,见善必迁。蕴非常之才,守以纯一,秉难夺之节,著于艰危。昭升令闻,茂建勋绩······”

    “德功克懋,官赏宜崇,庸建上台,宜赐真食。”

    “慎乃先服,勤劳王家,以殿邦之勋,参论道之职,俾尔嗣绩,光于前人。荷国之宠章,承家之丕构,敬慎厥德,永孚于休。”

    “可检校司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仍赐实封通前共两千五百户,世封永镇武安州,余散官勋职并如故!”

    雪峰下,岷江河畔。

    相比两年前,此时的松州已经初具规模,更具气象。

    在原嘉诚寨基础上,由朝廷工部、将作监敕旨主持设计扩建的新松州城,分内外两城,内外平跨崇山,依山顺势略呈三角形,东部崇山之下河谷部份为长方形,外城毗城南面的河谷下坝,有城门与内城相勇,为长方形。

    新松州城总长十二里半,用就地烧制的青砖砌成城门及附近墙身,内土石而成,高四丈半,厚四丈,以糯米、石灰、桐油熬制的灰浆粘连勾缝,坚固如铜墙铁壁。

    各城门用大块长方条石券拱而成。

    其内城的敕建世封松州都督府,更是十分气派。

    新城有门七道:东曰“觐阳”、南叫“延熏”、西号“威远”、北作“镇羌”,西南山麓者称“小西门”,外城两门,东西向称“临江”、南北向称“阜清”。各城门以大块平行六面之条石拱圈,使党项内附,秦琅可以走西面,可少绕许多地,但一路上也要过草地越雪山,尤其是翻越垭口的时候,非常的辛苦,积雪很深,高反严重。

    河口、河曲的党项二十五羁縻州,对路过的秦琅,那是跟拜见爷爷一样,纷纷前来拜见,热情招待,虽然一年多以前秦琅还率军深入,大开杀戒,可是这些人对秦琅却还十分敬畏,跟敬畏天神一样。

    各部的头领酋长们,甚至还纷纷派出自己的子弟跟随秦琅,不是说做向导,而是让他们就跟在秦琅身边侍候,做部曲随从,只要秦琅不赶他们走,他们可以一直侍奉秦琅身边。

    等秦琅过了甘松岭到了松州时,他身边的这些党项羌随从,甚至都多达五百多个了。

    到了松州之后,秦琅倒是很放松,整天这里瞧瞧那里转转,松州宁远军的军校们纷纷来拜见,因为一起有过并肩作战之谊,秦琅跟他们相处不错,也会帮他们讲讲作战指挥啥的,或者对他们的棱堡提点建议。

    而亲仁坊秦家和平康坊秦家的商团管事们,更是天天来找秦琅汇报,他们倒很少找秦琼,秦琼对于工商之业,并不太放心上,平时他们都是自己拿主意,如今秦琅来了,他们都全来请示,秦琅在商业上的独到见解,让他们很是佩服,秦琅也确实花了些功夫,给他们好好商议了一番远景计划。

    ······

    当马周赶到松州的时候,秦琅甚至都有点乐不思蜀了,上午松州城中小河竹楼上喝着茶听着曲,下午到西城区去逛逛商街看看交易,每天还能变着花样的品尝美食,舒服。

    “三郎可是悠闲啊,我这腿都跑细了。”

    马周宣读完圣旨,有些抱怨的道。

    秦琅请马周吃手把羊肉,新鲜的羊肉砍成大块,放锅里煮到刚熟立马捞出,羊肉连骨太大块,于是只能用手抓着吃,这样的豪爽吃法让马周很喜欢。

    “听说萧瑀在长安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