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两百零三章 凡事总有第一次,不怕(第1/2页)  我在古代有片海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陆海离开老马的工厂,虽然9102年都过去了,但新的一年,实体产业还是不怎么景气。

    老爸的海带生意,这两年也只是薄利多销,除了老马的要卖工厂外,今年很多大捕捞船的老板,也想把船给卖掉。

    感觉岛上的人越来越少,以前读初中的时候,一个年级还能有五个班,现在连两个都快凑不到了。

    越来越多的家庭,选择让孩子去城里念书,有的干脆都举家搬迁了。

    从老马那里回来后。

    陆海回到了家中,大黄第一时间跑过来,不停地蹭着他,感觉又雪不在后,大黄都跟着销售了。

    没前段时间那么圆润了。

    陆海摸了摸它的狗头,然后拍了它几下,让它自己玩去。

    听到动静后。

    老妈走了出来,看到陆海后,有那么点小生气“明天就要出发了,也不上心点,跟又雪约好时间了没。

    “已经约好了。”陆海笑着回道。

    “我今天给你炖了汤。”

    “最近你整天也不知道忙啥,好好补一下身体,旅游很累的。”

    “谢谢老妈。”

    就是陆海在看到那汤后,脸色稍稍诧异了下,竟然是这玩意。

    这东西现在可贵了。

    在很多内地人眼里,一讲到海鲜补品,就是什么海参、鲍鱼、扇贝、鱼翅,青蟹之类的。

    可实际上,对生活在海边的人来说,这些都不怎么补,就跟内地的鸡鸭鱼一样,都是相对常见的食物。

    陆海眼前这盘子玩意,估摸着有“男人加油站”之称的生蚝,也得退避三分。

    好在这玩意已经处理完了,不然看起来就跟男人那东西一样,用力挤一下,还会射出黏黏的液体。

    不仅外形长得像,连带着功能都一样,很容易就被当做以形补形的佳品,老妈给自己熬这道汤,看来意思已经很明显了。

    这玩意,在本地的叫法也很多,有叫海肠子的,有叫海卵的,也有叫沙蒜的。

    陆海一直都对沿海地区,对于海洋生物的叫法感到头疼,由于他们这边方言多,同一个生物,跨越一两个岛,可能叫法也就不同了。

    陆海记得很清楚,大学时,有个来自鹭岛的同学,特别爱较真,曾因“沙虫”是哪种虫,而跟他争了半天。

    后来才发现,荔城这边的沙虫指的是光裸星虫,外形长长的,酷似海蚯蚓。

    而那个同学嘴里的沙虫,则是他们当地一种名为土笋的玩意,熬汤以后,还可以做成土笋冻。

    那玩意,陆海也吃过,鹭岛的小巷子里有卖,装在小塑料碗里,一碗就两三只土笋这样,很鲜很甜很有嚼劲。

    要不是看到这个沙蒜,陆海都差点忘记这个同学,不知道他进入社会以后,会不会也跟领导那么较真。

    陆海舀了一碗奶白色的沙蒜汤,还是温的,尝了一口后,味道的非常的鲜美,这货还上过纪录片风味人间。

    如果不懂海鲜的“鲜”字到底是什么意思的话,完全可以来一碗沙蒜汤,它独有的浓郁的、具有有穿透力的“鲜”,能让你明白什么是海鲜。

    沙蒜虽鲜,但也不能多吃,有种说法叫过犹不及,一个好吃的东西,让你吃到饱,估计你下次看到它也想吐。

    而就在此时。

    陆海的手机响了起来,看了下国外的来电号码,他的第一反应就是那帮龟孙子又在国外搞诈骗了。

    直接就给按掉了。

    可没想,没一会,对方又打了过来,这次陆海接起电话,他倒是要看看,这帮孙子想怎么骗自己。

    是说自己境外洗钱。

    还是有不明的包裹被海关截获。

    结果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