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十八章突破感应,九天练气(第2/3页)  明尊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我身,渐觉杳杳冥冥,与天地合一,心神感知到了一个隐秘的所在。他轻叱一声,内气一吐,撞破玄关。只是这玄关并非头顶卤门,也非脚下涌泉,不是泥丸,并非丹田,而是身前鼻端三寸处,一处虚空所藏。

    钱晨的内气在这里冲破关窍,开辟了一处外窍。

    这外窍有神气酝酿于中,乃修炼之最妙处,故谓之玄关一窍。

    浑身的内气涌出,藏在玄关一窍之内,钱晨只觉体内空空荡荡,仿佛贼去楼空,这时候整个世界在钱晨的心中,陡然清明了起来,他的感知脱离了眼睛,渐渐沉入元气的本质,那一草一木,一石一土,皆退去表象,反馈为元气本质。

    钱晨灵觉顿时察觉到元气的种种微妙性质,只是洒落的月光之中,就有种种复杂的元气纠缠,各有微妙。钱晨依照辨气法分别,将其中阴气,寒气等一一分类。那阴性的元气,粗略可以分为十三种,有除去九种比较驳杂,要么带有晦气,要么太过阴沉。

    总之不太符合辨气法所言灵、清、纯、净、善、美、柔、和、生等灵气九德。

    不适合滋长生灵,长养万物的元气。

    剩下四种元气之中,有月之精华的纯阴之气太阴元气,还有带有阴气与寒气性质,本质比较纯粹的一种元气冰魄元气,剩下还有少阴元气,广寒元气等。

    钱晨灵觉再深入仔细感知,太阴元气之中也有许多不同的性质。

    据说太上道祖昔年讲道之时,说起感应元气,划分有一元之数,十二万九千六百种之多。灵宝道祖曾笑言,自己能感应之数超越此十倍。等到讲道完毕,灵宝道祖回到碧游宫的时候,才恍然领悟,顿时惭愧的对左右道“吾不如太上”

    灵宝道祖座下弟子询问原因,才知道太上划分的一元之气,各有性质,已经是天地细分的极限。灵宝道祖虽然能感应此十倍以上,但其中许多元气并不具有性质差异。或者说那种微妙至极的差异,除了道祖能感知之外,已经没有意义。

    太上道祖删繁就简,将那些在天地运行中无用的元气属性删去,简化了元气的属性。

    这一言是太上为天地立道。待到灵宝回到碧游宫的时候,就发现了天地之道更加明晰,种种无用的属性,对于天地来说已经不存在。大道运行更加顺畅

    才知道太上合道而灵宝阐道,相互之间境界有别。

    此后灵宝道祖便效仿太上,不在阐述天地大道,而是截道为之

    所以钱晨虽然也能感应太阴之气中还有种种不同的性质差别,但这只是验证自己的灵觉敏锐程度,元神之下,太阴之气这些更深层次的不同属性,并无意义。

    就好像你用纸写字,也不需要分辨这张纸是米白色、象牙白、浅白色还是乳白色。

    “这太阴元气的微妙属性,我只察觉了七种。道有九阴,距离元神真人能察觉的九种还有些距离。”钱晨微微一笑却只去采纳灵觉感应中的一种清灵之气,此乃九天清气,精粹纯净,乃是感应合真的上品外气。

    采纳这种元气是道门前辈无数年来的实践经验,即能保证真气的纯粹,又不至于采气太过苛刻,搞的自己炼化法力缓慢,恢复也困难。

    若是精中取精,再纯粹十倍,那么元气也就相对稀少十倍。

    别人一天炼化的法力,顶你十天辛苦,自然是等人家都突破元神了。你还在为积蓄结丹的元气而苦修。

    这九天清灵之气还有一个好处。

    世间的元气分布并不均匀,靠近水边,水行元气自然就多一些,在沙漠之中,采纳水气,自然也要困难十倍。若是感应采气的元气分布太过极端,诸如北极大光明宫,宫中修士凝练冰魄元气,离开了北极冰魄元气稀少百倍,几乎难以修行。

    结果大光明宫修士大多只能困居北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