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一十二章 起飞吧,潮州!(第2/3页)  小阁老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真正的工作,要靠未来的潮州开发总公司来担当,但没有诸位知县的全力配合,也是万万不行的。    “在接下来一年里,各县都要将兴修水利工程放在重中之重。只要各县都能顺利完工,那么我们潮州十府就再不是一盘散沙,而是互联互通的整体了!”赵二爷站在那副潘季驯制作的潮州水利工程图前,一次次向他的知县们,宣达着他的宏图大志。    在那张有半面墙大的图纸上,最醒目的是韩江、韩江的上游干流梅江、练江、榕江、榕江南河、以及黄冈河,这六条宽阔的大河。潮州十县的县城,皆在这六条河畔的大小平原上。就是这六条大河哺育了潮州十县的百姓。    但这六条河大半互不相连,让各县无法像水网密布的江南那样,各府州县,乡镇村,都紧密联系在一起。    天生河工潘季驯初一来潮,就意识到了潮州的症结所在,为他们量身打造出这个互联互通的水利规划。通过一系列拓宽自然河道、挖掘人工 求书请后台告知管理员.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p>河道工程,誓要将这六条大河互相联通在一起!    广东河流水量极为发达,一旦这一系列工程完工,便可保证四百料的沙船满载畅行于十县之间。这份得天独厚的优势,不发挥出来就太对不起老天爷了!    也正因为有了这套宏伟的计划,林润才直接宣布由他来长期署理潮州知府。而不是回省城先跟布政司衙门通通气再说。    无它,谁耽误了这件事,谁就是潮州的罪人,广东的罪人!    而放眼大明,除了赵守正之外,谁也做不成这件事!    这种情况下还要瞻前顾后,才会让省城那帮官员瞧不起好吧!    ~~    最后一个进来的,是海阳知县的秦舜翰。    这时赵二爷已经连干九把,筋疲力尽的瘫在了罗汉床上,看到他进来,连眼皮都抬不起来了。    “哎呀,兄长真是太拼命了,让他们晚回去两天,慢慢聊就是了。”秦知县心疼坏了,赶紧从袖中的小银盒中,捻出一片老参片给他含上。    “我是故意的,这样他们才会有紧迫感。我这边一松,他们就不当回事儿了。”赵二爷靠在大迎枕上,嘶哑着嗓子道:“前段时间定了那么多事情,得一一落实下去,心里才踏实。”    “不行我这边就改天吧,反正兄长是知道我的,小弟已经够紧了,对吧?”秦舜翰忙笑道。    “嗯,你是跟他们感觉不一样,不过还是得更紧点儿才好哇。”赵守正笑笑道:“他们除了日常事务,就是一两个大活。你这儿可不一样啊,府城是全府各县的领头雁,要做的大活比他们多得多,而且还得干的比他们都漂亮才行。”    “兄长放心,我既然留在府城,就是准备好好跟你大搞特搞的。”秦舜翰忙把胸脯拍得山响。    “是我耽误了你啊。”赵守正拍拍他的手,歉意道:“要不你这会儿,就该在省城享福了。”    “一切为了兄长嘛。”秦舜翰身子酥了半边,忙涨红了表态道:“你在潮州多久,小弟我就待多久。”    其实他本已该离任了。朝廷之前就下了旨意,命他调任广东布政司经历。布政司经历是从六品,也算升了半格,然而没什么卵用。    因为真正有前途的路数,是知县任满一届后调进京中担任监察御史。次一点的是去六部当主事。虽然御史和主事也都是正七品,但磨刀不误砍柴工,用不了几年就能放知府了。    像他这种在地方上打转的,根本没啥前景,且熬着吧。    但李知府的失踪改变了一切,为了维持府城的局面,省里紧急行文,秦知县暂缓交印,留任至事态平息后再说。    为避免给他添乱,新上任的知县——前昆山典史熊夏生则被省里一纸调令,暂借到按察司衙门听差去了。省里的候补知县没有几十个,也有十几个。熊夏生个小吏出身的知县,为大局牺牲一下算得了什么?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