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八十二章 成熟的知县要宠辱不惊(第2/3页)  小阁老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进步啊!

    略一走神,他嘱咐杨帆道:“说起作图来,要多向那些佛郎机人取经,他们掌握的尺规作图技术,能让图纸更精确。”

    “是。”杨帆赶紧应下道:“我们会想方设法榨干他们,一滴都不剩!”

    “就是这个意思。”赵公子笑着点点头。

    ~~

    返程路上,金学曾忍不住问赵昊道:“师父,江南造船厂真要造那么多大船?”

    “我像是在开玩笑吗?”赵昊骑在马背上,手搭凉棚看着远处。

    “那千料海船,还造吗?”金学曾追问。

    “当然继续造。”赵昊淡淡道:“想想吧。我们缺了一百五十年的课,得多少年才能把课补上?”

    他没有告诉任何人,因为说出来会惊掉所有人下巴——根据自己的估算,未来江南集团需要有三千到五千条千料海船,也就是达到百万吨级别的运力,才能真正算得上大航海时代的大玩家。

    其实这个数字并不夸张,因为清朝放开海禁后一百年内,江南沿海沙船便增加到五千艘,总吨位达75万吨。而同期英国注册海船有7000艘,总吨位达一百五十万吨……

    江南集团岂能做做近海贸易就满足了?赵公子可是志在七海的,旗下五千艘海船只能说刚刚够用而已。

    别人觉得不可思议,只能说他们想象不到,大航海时代有多浩大罢了……

    ~~

    “那这江南造船厂肯定还得扩大啊。”金学曾顺着赵昊看的方向望去道:“我得给他们留出地方来。”

    “不错,未来江南造船厂少说占地上万亩,员工数万人。”赵昊缓缓道:“再加上配套的上游产业,养活十几万户不成问题。”

    “哇……”金学曾口水都快流下来了,他辛辛苦苦吸引人口回流,崇明县眼下也才不过四万户,十几万人。有了师父送的这份大礼,崇明县的人口就要翻几番,甚至超过元朝时的盛况了!

    “师父,您老对徒儿太好了,我我,真不知该怎么报答您老人家了……”金猴子美的都语无伦次了。

    “先别高兴太早。”却听赵昊话锋一转道:“还有件事,你要提前有个心理准备。”

    “什么事?师父请讲。”金学曾一愣。

    “漕粮海运的起锚港放在崇明只是权宜之计,并不利于江南的整体发展。”赵昊看他一眼道:“回头有了更合适的港口,集团会考虑迁往别处的。”

    “呃……”金学曾心下一沉,还真是福兮祸所依呢。忙央求道:“师父行行好吧,崇明眼下的繁荣,全仰赖海运啊!”

    “还是造船业更适合崇明,再加上农场经济,足够拉动全县的经济腾飞了。”赵昊不为所动道:“别贪多嚼不烂,要服从大局。”

    “唉。”师父都这样说了,金学曾只好委屈巴巴应下。

    不过他心里其实不慌。他已经琢磨过了,整个江南缺乏交通方便的大型海港,最近的一个还是在师父规划的江南一体化区域之外的宁波。

    要是说把港口设在崇明,不利于江南发展,那设在宁波就更不合适了。

    所以在他看来,师父迁港的念头,短时间内是无法付诸实施的。

    他装着可怜兮兮,不过是为了趁机提条件。“那师父,明年搞农场经营的事儿?”

    “我同意了。”赵昊点头。

    “那农技员?”

    “我去协调。”

    “能不能把史继志请来担纲……”金学曾又得寸进尺。

    “我看你是蹬鼻子上脸!”赵昊没好气瞪他一眼。

    “师父真不是,主要是头一回弄心里慌啊。几十万亩地,万一搞砸了,怎么跟上上下下交代啊……”金学曾腆着脸道:“师父也不想徒儿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