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六十九章 徐州(第2/3页)  小阁老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白银券在徐州的信誉还差点事儿。但要不果断采取行动的话,江南那些分号的悲剧,在这边上演,也是早晚的事儿了。

    当然他们也可以跟进,发行自己的不记名银票,这也是一条生路。

    但他们不是不想跟进,可这玩意儿,是说跟就能跟得上的吗?

    他们都清楚,这种不记名的银票方便是方便了,可要是防伪做不好,谁发谁完蛋!

    钱庄传统的会票,虽然也有基本的防伪,但效果了了。大明的印刷行业又十分兴旺,单靠传统的防伪印刷,分分钟给你印出比真钞还真的假钞来。

    因此他们能信赖的,还是靠客户留在钱庄的印鉴,双方约定的密押暗语等手段,来防止伪造。

    可那就是记名汇票啊,完全无法用在不记名银票上。

    只有像江南银行一样,从纸张到印刷方法,到使用的油墨都完全与众不同。印出来的白银券与大明所有印刷物区别十分明显,才有资格发行不记名银票啊……

    总之,不掌握科学的印刷技术,是搞不掂不记名银票的!

    他们也不是没想过,通过收买江南银行的伙计,刺探一下白银券是怎么印出来的。

    可花了重金也只刺探到,原来江南银行也不会印。

    所有的白银券,都是江南集团在西山岛上,秘密印制出来的……

    那岛上戒备森严,外人不得上岛、所有印钞工匠都不得离岛。

    这种程度的保密措施,是能代表这年代,世界最高间谍水平的厂卫特务,都无法刺探的。更别说他们这些开钱庄的了。

    所以他们只能干瞪眼。

    ~~

    人在无助绝望的时候,总是希望有救世主降临。

    小钱庄的老板们,就把恒通记当成了救世主。

    万源号的后台是扬州盐商,跟江南集团有千丝万缕的联系,靠不住。

    ‘鑫隆’是老西儿的。他们靠得住,母猪能上树。

    至于‘天惠当’,已经让李伟父子搞得乌烟瘴气了,自身尚且难保,根本指望不得。

    所以这种时候,也只有恒通记能指望了。

    况且徐州还是漕运衙门的地盘,在这里恒通记后台比谁都硬,他们不出头谁出头?

    各家钱庄当铺的老板们,几乎是见天在恒通记坐着,央求他家宋大掌柜出面,好好教训一下不留余地的江南银行。

    恒通记这边态度一直很好,却光答应不动弹。宋啸鸣抻了他们足足两个月,这才姗姗来迟。

    “宋大掌柜,你老可算来了!”当徐州钱庄当铺的老板们,终于在恒通记楼上的豪华客厅中,看到头戴黑色方巾,身穿湖绸直裰,脚踏缎面布鞋的宋大掌柜时,一个个眼泪都下来了。

    “你老要是再不来,我们都寻思着去淮安府上吊了。”

    “哈哈哈,至于这么严重吗?”宋啸鸣却神态轻松的招呼众人就坐,笑道:“来,坐下慢慢说。”

    “我们乾元当这个月的汇兑还没开张呢,大掌柜说严不严重?”一个胖子哆嗦着腮帮子道。

    “那可够严重的,这月都过半了。”宋啸鸣一脸同情道。

    “是啊,我们润丰也没好到哪去,求爷爷告奶奶,才拉到寥寥几笔买卖,还不够开工钱呢。”

    “是啊,我们太惨了,大掌柜。”众人纷纷哭诉道:“你老要是再不露面,真的要出人命了!”

    宋啸鸣耐心听众人诉完苦,才端起茶盏呷一口道:“实不相瞒,我们恒通记的日子也不好过。漕运断了仨月,我们的业务几近枯竭,全靠吃老本了。”

    “我们不求宋大掌柜周济。”众老板都是明白人,赶忙表态道:“恰恰相反,我们愿意一起出钱出力。只求宋大掌柜能教训教训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