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章 北上 (感谢盟主浮沉一年间)(第3/4页)  举汉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坐骑,而武器铠甲,则置于另一匹备马,在众人的瞩目下扬鞭而去。

    刘景望着褚方远去的背影,对左右叹道:“子平不仅‘孝勇无双’,忠义亦无双也。”

    褚方虽然没有在历史上留下任何痕迹,但刘景认为,以他的能力,如果投靠明主,绝对有能力出人头地,甚至青史留名。

    作为他手下数一数二的大将,褚方的离去,对刘景是一个巨大的损失,是以心情不佳。

    不过第二天,他就没有时间纠结褚方的离去了,原因很简单,蔡升、刘修和刘宗联袂而至,跟随他们一起而来的,是近三千大军,以及四十余艘大小船舰。

    刘景不禁大喜过望,率众亲迎于湘水之上。

    “从兄……”

    “宏超……”

    刘景脸上难掩欣喜之情,他与三人都有一年多没有见过面了,心中十分牵挂三人。

    刘宗身量一般,却甚有威仪,手抚短髭,大笑说道:“听说弟妇怀孕了,可喜可贺啊。”

    刘修亦颔首贺道:“仲达,恭喜你。”

    刘景说道:“这绝对是意外之喜,可能是皇天亦怜少君家门不幸,赐下子嗣。”

    刘修叹道:“灵帝以来,大疫就一场接着一场,几乎没有断过,导致民不聊生,中原百姓深受其害,中平黄巾之乱,何以席卷八州?皆因大疫而起。”他的右臂,就是在讨伐黄巾时丢的。

    刘宗点头道:“正所谓大战之后,必生大疫。黄巾之乱后,中原乱成一团,到处都在打仗,大疫肆虐,也就不足为怪了。”

    刘景叹道:“这样的景象,在持续十年八年,惨烈程度,怕是比王莽篡汉,还要过之。”

    刘宗、刘修一时皆默然。

    “不说了,这不是我们现在能够解决的。”刘景摇头道。“对了,你们来时的路上,可曾碰到褚子平?”

    “没有。”刘宗不由好奇问道:“褚子平北上了?”

    刘景点头道:“褚子平为报张府君昔日馈赠之恩,只身北上。”

    “褚子平真是一位义士啊!”刘宗感慨道。“其大名,我闻之久矣。奈何他侍母至孝,多年来,从不离开酃县一步,其母死后,更是入山结庐守墓。我昔日曾来过酃县,可惜阴差阳错下,没有能够与他见面。”

    蔡升开口道:“我也常为没有结识褚子平而感到遗憾,本以为这次来酃县,当会碰面,没想到还是错过了。”其头戴武官,身着戎装,气质潇洒而又英武。

    “褚子平绝非短命之人,日后总有机会见面。”说到这里,刘景顿了一下,又问刘宗道:“从兄,你曾亲临巴丘,以你观之,北军如何?真如传言那般,有水步十万之众?”说实话这个数字,刘景并不太信,毕竟刘表以区区数郡之地,养活三五万大军或可,十万人就太夸张了。

    刘宗面色凝重道:“仲达,你千万不要小看刘景升,其虽是儒人,不习军事,却也不能小觑。我曾亲眼目睹北军,精锐远胜我等南人。至于北军人数,就算没有十万,五万总是有的。”

    刘景点点头,说道:“屡挫曹孟德之辈,我自不会小看。”事实上刘景对刘表的重视,远超任何人,因为历来创业,初期是最艰难的,刘景若是能够跨越刘表这道障碍,天下何足与论。

    刘景又道:“据说此次北军的统帅乃是蒯异度、蔡德珪,蔡德珪才智一般,绝非帅才。倒是蒯异度,乃是冠绝荆州的才杰之士。前年我北上迎亲之时,其为章陵太守,治所就在新野,不过那时他刚好返回襄阳,终是无缘一见,心中一直深以为憾。”

    刘宗颔首道:“蒯异度确实有大才,指挥数万之众,如臂使指。”

    刘修道:“伯嗣你也不差,于败军之际,收拢溃兵,逼退吴巨,安全返回。”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