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1023 台臣夜访,或谋不轨(第1/4页)  冠冕唐皇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李隆基自不知圣人已经在密切关注他的筹谋举止那夜拜访过姑姑太平公主、下定决心要参与到与吐蕃和亲这件事情中来接下来这几天时间里他也是忙得很。
    要做成这件事对他来说也是困难诸多。一则凭他对圣人的认知与了解以及当下朝情而言最终朝廷是否会选择和亲仍然有着极大的不确定性。
    二则该要如何说服家人们也是一个让人苦恼的话题。虽然在构思此计的时候李隆基刻意摒除了伦情的影响在说服太平公主的时候更是只陈利害。
    但生人在世谁又能够完全免于伦情的纠缠与影响。如果连家人们都无法说服场面搞得过于难看不只计划可能落空家门内的人情关系也将跌至冰点、一塌糊涂更会影响他的时誉风评让时流耻于交际结谊。
    他亡父遗下七八个女儿若真要外嫁那自是绰绰有余。可该要选择哪一个进行和亲也是一个让人比较纠结的问题。
    凭心而论李隆基当然希望能够选择一个异母所出的庶女。
    他自己同母的两个亲妹因为母亲窦妃早早便被太皇太后使人加害那时一对幼女尚是呀呀学语的稚年虽然有内官宫奴们的看顾但李隆基作为长兄已经到了朦胧晓事的年纪对妹子们的成长用心呵护兄妹间的感情也是深厚有加实在不舍得发配到远域异国去。
    可若选择其他的姊妹庭门内必定会滋生忿怨纠纷不说那个和亲外嫁的妹子会对他心存怨恨其他的怕也要对他敬而远之。
    所以在权衡一番后李隆基还是决定要从血亲的两个妹子中选择一个对家人、对世人显示自己的不偏不倚、坦荡无私。而且只有血亲的妹子外嫁吐蕃未来他才能从这桩和亲的外事当中获取到更多的政治资源。
    尽管心中不忍但想到如今身在京中如在罗网、诸事都不从容的困境李隆基还是横下心来决定不再苦苦的相濡以沫给自己、给亲人都争取一个相对从容的境遇。
    虽然做出了决定但他自己实在是难以启齿于是归家之后便先拉着兄长北海王计定。
    北海王李成义因避圣人旧讳如今已经更名为李隆泽。当听到三弟打算将妹子远嫁吐蕃的想法时他也不免吃了一惊下意识的摇头拒绝:“血亲手足怎么能够发配蕃国荒土?若真这么做了咱们兄弟有什么面目立于世道之内?”
    听到兄长如此反驳李隆基也是有些羞恼:“偏偏只我是一个绝情寡义的恶人?好不容易积攒下些许能为妹子充实妆奁的库财却被阿兄你支走浪费那时你心里可曾有兄妹情义?”
    听到这样的指责北海王神情顿时变得讪讪只是低头闷声道:“但这件事终究不够体面难道京中就没有良家?”
    “京中自然权贵无算难道阿兄还要盘算着就近安置便于登门滋扰?受这样的家世连累妹子们即便出嫁能得夫家几分敬重?可若去了吐蕃便是一个强国的王妃背后有我大唐壮势内外谁敢轻视侮辱?”
    见兄长只是抛不开面子而犹豫李隆基索性讲到他最心动的一点:“蕃人坊行市买卖兴盛结成这一桩亲缘后阿兄自然不愁由中分润……”
    听到这话北海王顿时眸光大亮但又不好意思将态度转变表现得过于激烈只是垂首道:“兄弟之中三郎你最有算计。既然已经权衡诸种我也只能点头听从。”
    世事纷杂之中各自性情显露更多人情交际也不像此前那样稀少纯粹李隆基内心里对兄弟们其实是有些厌恶特别在见到兄长贪鄙转念、又怯于承担的态度这更让他心生烦躁。
    “话虽如此但阿兄你终究是户中排头的长丁这么大的事情我也不能越过你擅作决定。眼下兄弟意见统合我还要在朝中经营筹措一番无暇分神家事便要仰仗阿兄。”
    为了不让门内纠纷太过难看李隆基也用了一番心思:“明日我安排两妹子出游且在城外暂住几日。阿兄你带着嫂子陪伴同往借着这几日光景说服妹子应从此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