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1005 天家幼少,各具风格(第2/5页)  冠冕唐皇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水不漏,不免让在场各家命妇更加的心痒难耐,但也不能真的熟不拘礼去过于直白的询问。在这样群情胶着又各存顾忌的场合下,太平公主的存在就凸显出来。
    她是宗家身份比较特殊的一位亲长,言谈间顾忌更少,自然是最好的打探口风的人选。所以随着宴会的进行,太平公主便也获得了各家命妇殷勤问候,希望这位大长公主殿下能够仗义执言,帮助众人询问一番。
    太平公主自是颇为享受这种群星拱月的待遇,但如今的她也不像早年那样事事争求表现,只见圣人直到皇子年过十岁才肯引见于外朝,便知圣人对这个长子的关爱呵护,后续各种事宜必然也都有着自己的安排。
    因此太平公主是不愿干涉其中c言语惹厌,毕竟自家在当中也没有什么直接的诉求,没必要为了各家的逢迎而失了自警。
    但人生在世,总有一些推却不了的人情请托。特别自从给临淄王李隆基介绍良媒之后,太平公主便也成了宗家贵胄群体之间比较热门的婚配介绍人,自然借此为自家儿女挑选当世势位崇高人家,眼下也多有儿女亲家在殿。
    太平公主亲出子女俱已成家,各自选配也都是贵族名门。其长媳长公主李幼娘自不必多说,正因为这一门亲事,太平公主至今在宗中地位仍是尊贵超然。
    其次媳出身同样不俗,乃宗家德长c长平王李思训的嫡出幼女。女儿们各自婚配,也都或为关内望族c或为关东名门。
    一般人家主妇请托,太平公主可以不作理会,可这些儿女亲家们也频作暗示,便有些推脱不了。
    而且今日宴中一众命妇们当中还有一位比较特殊的存在,那位三原李学士的夫人眼神正似笑非笑c若即若离的打量着被群众包围的太平公主,便让太平公主感觉有些不自在。
    于是在默然一会儿之后,趁着殿中歌舞转场之际,太平公主便把杯一笑,抬手指了指正偎坐在其母长公主身侧c自家的小孙子叹息一声:“可憾这小物黄口太稚,若能再年长几分,可以追从他那优异表兄共赴学馆,可以见才思齐,节省户中亲长的教养心思。”
    殿内众人听到太平公主终于直言此节,也都纷纷竖起了耳朵,抬眼望向上方几席,希望皇后能够吐露出一些确凿的讯息。
    皇后听到这话后便微笑起来:“大长公主有此一番助势之想并不虚设,雍王虽然齿长难追,但庭中还有少幼几员尤需同龄亲戚儿女的陪伴。日前我便同妹子言及此事,不要让儿郎们恃爱长痴,该当启蒙进学时,便需痛舍怀抱之内的温情”
    过去数年,圣人夫妻们也非虚度,虽然不比岐王家添丁迅猛c人多势众,但也是儿女陆续有添,到如今已经是七子六女的大家庭。
    这当中皇后所出两子一女,贵妃唐灵舒两女一子,惠妃杨丽一子一女,德妃叶阿黎一子并在养胎,昭容杨喜儿c婕妤韦团儿亦是一子一女。
    当然这还仅仅只是养在宫中的儿女,在宫外则还有一子两女。殿内某人在察觉到皇后并诸妃嫔扫过自己的眼神时,端起果酒c神情淡然的浅啜一口。
    这样一个数字,虽然不比岐王家惊人,但也看得出圣人在治国之余,业余生活同样很丰富c很努力。
    女子们启蒙或不紧迫,而诸皇子中除了通经出阁的雍王李彻之外,最年长的便是婕妤之子业已七岁,其后便是昭容所生的老三c德妃所生的老四,都已经时龄五岁,只是年头年尾。
    皇后作为大妇端庄得体,宫中嫔妃也都少有夺宠竞争,子女们虽然嫡庶有定,但日常教养于一处,感情自是和睦深厚。到如今,三个皇子也已经在秘书省小学中启蒙进学,所受学的步骤与嫡兄李道奴也并无差别。
    秘书省的小学是高祖李渊为了教育皇家近亲少儿所创设,之后圣人为了子女教育更亲自主持编写《初学记》《格物理》《几何初用》等启蒙书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