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七十九章 宣州之战(3)(第1/2页)  权宋天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城外的东真兵,终于汇在了一起,以赵权为中心,结成一个小圆阵。这圆阵对高丽兵并没有更强的杀伤力,但起码保证不会再有人退后,或者跑离战场。

    三四百高丽兵全部下了城墙,这应当是宣州城所有剩下的守军了。城上只余不到十个弓兵,来的箭对东真兵已经造不成太大的损伤。

    圆阵外围的东真兵,以长刀御敌;圆阵之内,弓箭远杀。整个阵型如一个带刺的龟壳,慢慢地转动着。

    “这郭侃,倒会来事的。这些天对龟州围而不攻,看来是想保存兵力,去只不干那表现下。”大乌泰嘿嘿一笑,又问道:“这个郭侃,你觉得如何?”

    “郭将军的意思,是想让东真军在此留下一千人马,拖住龟州守军,其他的跟稿城军一起,去宣州城接应下只不干部。”虽然郭侃在交代辛邦杰时,让他尽量委婉地跟大乌泰提这个建议,但是辛邦杰还是直接就亮出郭侃的想法。

    “噢,那个郭将军,他怎么说?”

    “郭侃郭将军,让小侄过来,跟你商量下,接下来的军事行动要如何安排?”

    大乌泰从嘴里吐出一口浊气,稳了稳心绪,说道:“不说这些人,没得让人憋闷。你今天怎么有机会出来?”

    大乌泰突然抬起手,在自己脸上猛的一搓,本来就横七竖八的胡子,更加的混乱成团。

    却未想到,那时一别便是十六年,而且从今往后,再见的希望更是渺茫。

    这个大乌泰,正是辛邦杰义父赵镝,当年在辽东时的生死之交,两个虽未结拜,感却胜过兄弟。大乌泰曾力劝赵镝留在辽东,希望两个人可以打拼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地盘,但赵镝因思亲切,还是坚持回到了中原。

    大乌泰继续喃喃说道:“而且,他还答应要带好酒过来,给我喝呢!这样赖帐行为,可不像他的风格!”

    “不过,你也别难过,既然现在为止没有他的消息,说不定就是好消息。这家伙,就跟打不死的蟑螂一样,没那么容易就挂掉的。而且——”

    “咳!——”大乌泰又长叹了一口气,“你义父啊,就是个倔驴脾气,一旦认定的事,十匹马也拉不回的!”

    大乌泰脸色一僵,拳头突然紧握,随后恨声说道:“我就知道,我早跟他说了别回去,可是……”

    辛邦杰眼圈又是一红,长吸一口气,努力地抑制着眼中即将滴落的泪水,回道:“自回到中原后,义父便领兵四处征战,一直到蔡州,城破之前依然不退。但,至今音讯全无,生死,不知……”

    大乌泰点了点头,把他扯到椅子上坐下。而后问道:“怎么样,还好吗?赵镝,那家伙呢?你不会告诉我,他死了吧?”

    正是在十六年之前,辛邦杰随着他的义父,离开辽东辗转海上,潜回中原。

    “十六年!”辛邦杰说道。

    大乌泰微笑着不住点头,捶了捶辛邦杰的肩膀,说:“不错啊,小子,十几年没见,我已经都认不出你来了!”

    “小侄无礼,直到此时才来拜见大伯伯!望大伯伯体谅!”辛邦杰说着,两眼已经微红。

    大乌泰弯腰,扯着辛邦杰的胳膊,就要把他拉起来。但辛邦杰还是挣扎着,恭恭敬敬地嗑完三个响头,这才直立起。

    这人,便是东真军统帅,南京府副总管大乌泰。

    “小侄,拜见,大伯伯!”辛邦杰语含哽噎,双膝跪下,头磕至地,砰然作响。

    帐内只有一个材高昂的老头子,胡子横飞,上随意披着件衣服,正含笑地看着他。

    此人正是辛邦杰。

    侍卫未及回答,帐内便传出一声叫喊:“邦杰吗?进来吧!”

    此人来到东真军中军营帐之前,对着侍卫一抱拳,说道:“稿城军辛邦杰,求见大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