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十章 虫二(第1/2页)  国产GGG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于是王皓就陪着黄月英一起爬山,这次黄月英没法拍照,只是看周围的风景和人文古迹,虽然偶尔会问王皓一些问题,但是并不是很耽误时间,所以几人爬山的速度没有慢多少。

    钱泉方紧跟着两人,看王皓和黄月英挺聊得来的,他有事无事的也插两句,但是黄月英却不怎么反馈他。

    泰山上的树多,名胜古迹更多,其中大部分都是古代文人墨客或者达官显贵留下的石刻墨迹,种类繁多,可以说是琳琅满目。

    上至秦代李斯,下至当代文人雅士,他们很多都敬仰五岳之首的泰山,留下了墨宝,可以说泰山也是一部厚重的书法史,一山的石书,既有帝王御笔,也有布衣小碣,横贯自秦代以来的两千年历史。

    王皓对树的研究不多,但是因为上一世也一直生活在东岳市,活得岁数也长,再加上喜欢读些历史,所以对泰山上的碑刻还是有不少了解的。对黄月英问得关于碑刻的问题,王皓基本都能回答上来。

    三人走了一段,黄月英看到远处山石上有个巨大的红色时刻,像是一首古诗,但是太远只能隐隐看到“望岳”两个字,于是好奇地问王皓,那是一句古诗么?

    王皓搭眼一看,便知道这是唐代最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诗圣杜甫的诗刻,于是说:“泰山上有很多文人留下的诗刻,他们因为游览泰山有时候有感而发,即兴作诗,就有人刻在了山上。苏轼、苏辙都在泰山上留过诗,这一首是唐代大诗人杜甫的‘望岳’,专门吟诵泰山的。“

    “全文是: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不清什么意思,他说:“这是泰山上一个很有名的题字,也可以理解为是一个字谜,是清朝济南府的名士刘延桂留下的。你想一下‘风月’“。

    “风月?“顺着王皓的提示,黄月英想着,”古代风字中间是虫,那么这个‘虫二’,就是风月没有外面的比划!“

    黄月英恍悟,说:“那就是风月。。。。。。“

    王皓心道,这黄月英还是很聪明,他跟着一起说道:“风月无边!“

    好一个风月无边,能想到这种题字法的刘延桂,想必在那个时代是个大才子,泰山上文人墨客的题字那么多,可以说已经不是物以稀为贵了,但是这无边的风月一出,即便不是独领风骚,也是盖压一世了,黄月英心道。

    她对王皓更加地敬佩起来,伸出一根大拇指,说:“王皓兄,你这个年纪就有这么多人文知识,真得也是大开眼界,不亏是长在泰山脚下。“

    听到对方的夸奖,王皓有些脸红了,他已经活了两世,虽然现在看起来的年纪和黄月英差不多,但是上一世却已经活到了对方两倍的年纪,再加上喜欢历史,有这点知识,不足为奇。

    听到王皓的解释,钱泉方想到刚才自己理解的大蛐蛐,差点自己都把自己蠢笑了,他惊叹王皓连这都知道,再看王皓已经更进一步和黄月英套好了近乎,于是一语双关的打趣道:“王皓,你连这都知道,你也太鸡贼了。”

    王皓无语,这纯粹是巧了,这方面的知识是自己的强项,总不能知道装不知。

    三人一边欣赏泰山上的风景和石刻,一边兴致不错地向中天门前进。

    与此同时,泰山拳击俱乐部和蓬莱拳击俱乐部的其他拳手们,也已经乘坐大巴到了中天门。

    从中天门开始爬泰山,是大部分游客的常用路线,从这里开始爬,比从红门开始爬,少了一半的路,爬起来不会那么累,也不花太多的时间,一般上午九点前上山,下午四五点钟就可以回来。

    路线就是从中天门,到南天门,再到玉皇了几句。“范兴城回答,”意思就是让我们和泰山拳击俱乐部多交流,既然来了,就要放开了。还说泰山拳击俱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