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8章飙车车神(第2/3页)  七零年超级学霸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不多了,便将搁置到一旁近半月没有看的经济学笔记又拿了出来。

    在经济学领域闭关一年,苏娇杨依靠着系统的帮助以及专注水杯的功能性作弊,几乎将经济学方面的书籍都看了一遍,掌握程度都达到了接近百分之百的水平。

    可惜这些知识与数学知识、地质学知识不一样,因为很多存在矛盾关系的知识都被吸收了,所以哪怕有启发时间的帮助,也无法自行融会贯通,只能靠苏娇杨一点一点的梳理。

    苏娇杨静坐在书房内,翻看着自己做的笔记,尝试着用脑海中所有的知识去验证推理,她开始主动去寻找那颗足以令一个新的经济学发芽的种子。

    这个过程很艰难,苏娇杨就从最基本的定义开始厘清。

    同样的概念,不同的专家学者可能会有不同的解释,苏娇杨没有照搬任何一个人的成果,而是用自己的思考去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这项工作做得很慢,但经历了一年的打击之后,苏娇杨的性子沉稳了许多,她愿意慢慢来做这件事情。

    万事开头难,所有在开头的过程中,最不能畏难。

    很多人并不是没有解决难题的能力,而是被吓死在难题之前,根本没有勇气向难题挥出手中的四十米大刀。

    新学期开学,苏娇杨照例每周都要给学生上一两堂课,原先与苏娇杨同时入学的那些学生已经走到了大三后半学期,马上就要步入大四,开始紧锣密鼓的毕业论文准备工作,有很多前瞻性强的学生已经开始联系毕业论文的导师。

    苏娇杨身为数学系内唯一一个顶级期刊的审稿人,还那么年轻,许多学生都认为苏娇杨一定有学数学的法宝,因此苏娇杨一下子就由让学生们闻风丧胆的灭绝师太变成了炙手可热的香饽饽。

    灭绝师太是数学系的学生给苏娇杨起的绰号,主要是因为苏娇杨上课的时候不苟言笑,对学生颇为严格,课后考评更是铁面无私,学生该拿多少分就是多少分,一分都不会多给,一分都不会少给。

    苏娇杨面对这么多主动求带的学生,立马就想到了去年年末在大会堂见到老领导时,老领导对她说过的那番话。

    教书,愚人,为国家培养更多的人才。

    想要研究理论数学,这玩意儿是需要天赋的,天赋不够的人去跳进理论数学的坑,那纯粹就是老寿星上吊活腻歪了。

    可要是来研究应用数学,只要将浩如烟海的数学工具中的某一个或者某几个打磨好,就能出去揽瓷器活了。

    而且应用数学的发展对于其他行业的发展是有立竿见影之成效的。

    苏娇杨脑子里尚且没有一个完整的科研计划,索性决定将自己第一批带的学生都当成各个行业的补丁来带,哪里有洞就去补哪里,于是乎,她第二天上午就去国防科大其他系串门去了。

    苏娇杨问人家的话特别简单粗暴,“你们系里有那种需要数学功底强的人才能解决的问题吗我们一不要钱,二不要项目,免费出人出力帮忙解决,只需要你们将问题提炼好,把那些涉及到你们专业知识的部分尽可能隐去,最终只留下与数学想关的东西。”

    其它院系的人都高兴坏了。

    只要是工科院系,哪个课题组没有一两个棘手的数学问题需要解决

    地矿系的孙主任为了表示自己对苏娇杨的支持,直接号召地矿系的老师贡献问题。苏娇杨之前配合地矿系研究出来的成果现在还被当成光荣材料贴在地矿系的宣传栏中做宣传呢,地矿系的老师怎么会不知道苏娇杨有多么厉害

    地矿系的老师贡献问题时,那叫一个积极踊跃,半天不到,就贡献了将近二十个数学题目给苏娇杨。

    可问题是苏娇杨不仅仅问过地矿系的老师,向机械系、电工系等她都问过了,如果每个系都送与地矿系一样多的问题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