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7章同 白同学(第2/4页)  人人都爱坏女人[民国]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丫鬟面前装端庄,不用在傅家里装守旧,她觉得整个人任督二脉都打通了。

    虽然,身边没了那个喋喋不休的小丫鬟,她也会感到有些不适应。

    在此时的人眼里看来,时髦、新鲜、繁华的大上海应该是个天堂,而接受新思想上西式学堂留洋深造便是最好的出路,可是对于白茜羽而言,她并不觉得将这样的生活照搬到小环身上会是一件好事,将小环留在这个漂亮的大城市,她也未必会过得快乐。

    她曾经见过许多年轻人选择将父母带到国外养老生活,那些老人面对着陌生的文化像是个新生儿一样茫然而无助,他们甚至不敢上街买菜,只能呆呆地对着满是英语的电视机等着儿女下班回家。

    他不想要花园洋房,他只想早起去公园和相熟的老头晨练喝茶,吃完晚饭可以拎着马扎出来与邻居下把象棋,他买菜时可以用方言与小贩讨价还价,而不是在不耐烦的外国小伙子面前笨拙地用手比划。

    每当她看到这样的场景,都觉得心酸得厉害。

    白茜羽不认为自己穿越到了另一个世界,自己便可以居高临下地将这个时代的人看作土著,然后自居文明的现代人将观念强加给别人。或许她是对的,或许这么做对小丫鬟更好,但她没有比谁高人一等,她也没有资格去拯救谁。

    小丫鬟或许这一辈子都不懂洋文,不明白什么是科学的力量,可谁能知道离开了车水马龙的上海,离开了所谓的文明世界,她不是“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呢

    至于小丫鬟今后的生活,白茜羽并不为她担心,回到了土生土长的老宅,她可以如鱼得水地“主场作战”,再也没有人会笑话她没见过世面了。

    只是,偶尔想起那个咋咋呼呼的丫头,她会有一些些寂寞,仅此而已。

    早上八点,位于白利南路上的私立玉兰女校到了。

    作为沪上首屈一指的女校,这所贵族女子学校有着秉承“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方针,招生对象多为中上等家庭的女子,其一年学费相当于普通工人一年的工资。

    尽管如此,许多中产阶级的家庭仍以能将自己的女儿送进该校为荣,希望能练就淑女风范,踏进上层社交圈,嫁入豪门,从此走上人生的巅峰。

    当玉兰女校在今年以“公费就读”的名义招进一批平民学生之后,许多就读本校的富家小姐们便有些不满了起来,认为虽说这些平民学生的学问水平与富人学生相仿,但却大大地有损了玉兰女校的“血统”。

    作为“公费生”的一员,白茜羽在学校里自然没有丝毫的存在感,说不上排挤孤立,只是大家没兴趣和她交朋友的程度,有几个关系稍微近点的,偶尔会借个作业说上几句话,但平时在学校里碰到了,也只是点点头打个招呼。

    正好白茜羽本来就对交朋友这种事儿不太上心,商务应酬时长袖善舞是一回事,日常生活里她根本不喜欢和别人没事黏在一块儿,交朋友是这样,谈恋爱也是这样。

    她暂时没有动傅少泽存折里的钱,因为她不想万一傅少泽心血来潮去查提款记录便发现虞小姐还留在上海逍遥快活。虞小姐来上海时的积蓄,省着点花也能维持她几个月的生活了。

    所以白茜羽报考了玉兰女校的“公费特招生”,并且顺利地通过了考试对于她来说并不算难。

    至于为什么选择就读这所学校的原因很简单,她既然不是虞小姐,想要融于这个社会之中,则需要一个稳定而又体面的身份作为敲门砖。

    人在江湖混总得给自己贴点标签,一个面貌清新积极向上的女学生总比头发长见识短的单身妇女要值得尊重得多。

    中午的下课铃响起,女教员合上书本走出了教室,随即嘈杂的声音便乱哄哄地响了起来,女生们讨论着周末的玩乐,叽叽喳喳的,像是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