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8章 无端成神(第1/3页)  全道门都欠我一个人情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清秋馆地处水胜古城西侧, 依水而建,异常清净, 远离祭神大典, 那悠远的唢呐此时听来茫茫远远,宛如空里传来的神音。

    如一抚窗而立。

    此地是大城,秦楼楚馆该是不少,他一时竟不知, 封如故选择此处落脚,是无意为之, 还是因为他窥透了自己厌憎祭神之事的心思。

    等他嗅到竹香, 转头已看见封如故倚在软椅上, 将烟枪平端于胸前,一页页研究起桌上的曲谱来。

    如一在心中一笑置之。

    ……他果真是想多了。

    他正望着窗外亭台水榭想着心事,一只蜻蜓便轻轻停在了他的肩上。

    如一侧目一望,只见那是一只用曲谱叠成的纸蜻蜓, 被一股竹息托着, 才得以栖息在他肩上。

    如一对封如故这样的小把戏颇觉无奈。

    经过早晨的误认,如一已经确认, 这位云中君怕是故意时时透露出与义父相像的细节, 或是做出过分亲近的举动,以戏弄他、看他窘迫为乐, 贪图愉悦, 从无真心。

    但那带着延胡索药香的竹烟气, 又叫如一觉得, 此人并非简单之辈。

    他取下肩上的纸蜻蜓,嗅到了淡淡墨香,便将蜻蜓展开,发现封如故竟然在问他正经问题:“寒山寺的僧侣不好好在寺里念经,为什么会来这里?”

    如一对他的玩世不恭有心结,将纸张翻来覆去看了几遍,才确认他的确不是在开玩笑。

    别的不谈,封如故的字迹不难看,但落纸力道却是懒的,散的,是义父在教他写字时最忌讳的一种。

    “……最次的字便是这种,只占了一个‘潇洒风流’,形意皆无,不过这是手腕无力之故,你是初学,多练练便好。”

    如一抬手,轻轻按住胸口,那里藏着常伯宁请他来的那封信。

    十年过去,还是一样的铁划银钩,一样的少年意气,分毫未变。

    对比之下,优劣分明。

    如一收敛心思,将展开的“纸蜻蜓”曲谱与义父寄给自己的信放在一处,走回榻边,拿过一张白纸,提笔回他:“城中出现得失魂症的人,叫之不应,唤之不醒,犹如活尸。”

    他自从学习写字以来,便偷偷临摹义父字迹,是以笔锋锋锐得不像一个僧人。

    封如故回他:“不是病症?”

    如一写道:“回报得知,受害之人,体内三魂失一,七魄又失一,应是被人取走了。”

    “失魂者有何特殊?”

    “男女老少皆有,若说有什么特别……都是富家之人受害,其他并无特殊之处。”

    “多少人?”

    “前后共计九人。”

    “此地既有崇神传统,不该是此地的‘神’来管吗?和寒山寺有何关系?”

    “寒山寺非是前来调查的。有山中俗僧父亲受害,昏睡不醒,母亲来信叫他速返,他与寺中同乡回来省亲,一被杀于米脂山上,一被弃于清涧县街头。”……恰是构成血笔“封”字的其中两笔。

    封如故看着他写下的字,陷入沉思时,无意识地拿大拇指轻巧地刮了一下鼻侧,恰是鼻尖右侧落痣的地方。

    不知为何,见他如此动作,如一心头微微一动,有种说不出的奇异感觉涌上心头,却说不出源于何方。

    二人正相对无言时,门被叩响了。

    一名素衫少女抱琵琶而入,未语先笑,露出一颗小小虎牙:“公子,小女青霓。”

    上来前,封如故特地向老板娘交代,他这一房里要嘴甜开朗、本地出身的琴女,一来能听到最正统的小曲,二来方便探听本地消息。

    如一不出声,只站到一边去,遥望水榭,拓开灵识,在城中寻觅有无魔修踪影。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