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七十章 到达崇德(第1/2页)  带着淘宝到宋朝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临安距离崇德城不近也不远,只有四天的路程,这一路上也就在皋亭山遇到了一点麻烦,剩下的路都很顺畅。

    要是把牛车换成马车,估计最多三天就能到了,现在还处于创业阶段,一切只能从简了。

    崇德城境内地势平坦,河网密布,气候四季分明,素来有鱼米之乡之称。

    西面是具有天下粮仓美誉的湖州,也正是苏湖熟天下足的那个湖州,自古就是一处极度肥沃的千里沃土。

    东面是嘉兴府,能够把州改成和京师临安相提并论的府,就足以说明嘉兴府的地位。

    因为靠海的原因,是大宋极为重要的产盐地区,单单是大盐场就有六座,还有无数小盐场。

    南面的临安府,就不用多说了,作为天下的中枢,又有一座百万级的巨城,商业的繁荣程度当属天下第一。

    崇德城依傍着大运河所建设,西面湖州的稻米,东面嘉兴府的精盐,还有南面京师临安的各种物产。

    都是在崇德城中转,然后运往北方各地,所以说崇德城的战略地位极其重要,相当于一处中转枢纽。

    赵舜带着淘宝商行还没进入城郊,就有大批商队装载着货物运进崇德城,再通过崇德城的码头,走水路,从大运河运到北方的建康c镇江等地。

    宋金虽然在打仗,却不禁止商人交易,还在边境设置了榷场,这些大量的货物里只要没有夹带违禁品,还会顺着大运河一直运送到长江以北的广袤地区。

    李家的家主李弼儒住在城郊的李家庄,赵舜不需要跟在排成一条长龙的商队后面,等着进入崇德城。

    赵舜看了一眼繁荣的崇德城,就带着队伍继续向北走,按照地图的指示,赶往李家庄。

    就算是在城郊的乡野道路上,还是经常可以看到商队,毕竟水路漕运比较慢,稻米海盐这些大宗货物走水路比较划算。

    玉石珠宝,红木香料,这些贵重物品还是走陆路比较上算。

    反正已经到了崇德城了,赵舜也不着急,就慢悠悠的带着队伍往前走,过去了有一炷香时间,来到了李家庄附近。

    李家庄外面也是有一条清澈的河水流过,因为天气渐渐热了,不少小孩子脱光了衣服,正在铺满了青石的河水里,嬉戏打闹。

    河边还有不少穿着襦裙的妇人在那浆洗衣服,眼看就要到中午了,妇人慢端起木盆,大声喊着儿子的名字,该回家了。

    赵舜带着一群彪形大汉距离李家庄还有四五十米远,看门的庄丁立即是喊了一声,用了不到几息的时间,就走出来一名枪棒教头。

    枪棒教头手持一柄朴刀,身后跟着大约二三十名庄丁,也是一人手里拿着一柄朴刀,警戒心比周家庄强多了。

    枪棒教头看见那一群彪形大汉以后,神色和所有人都一样,脸上全是戒备。

    好在走在最前面的赵舜,头戴一条银丝方巾,身穿一件蜀锦白袍,腰上还挂着一只精美的香囊,就像是一位出门踏青的士子。

    这让枪棒教头紧张的心情放松了不少,要真是过来抢劫的,如果没有驻扎在崇德城的厢军帮助,肯定打不过,那群壮汉也太壮了些。

    赵舜穿上这身衣服以后,总觉的缺点什么,直到淑姬妹妹送了一只亲手制作的折扇,才对了感觉。

    ‘啪’的一声,打开了松竹折扇,气质不凡的走了过去,轻轻扇着松竹折扇说道:“请问这位壮士,这里是李家庄吗?”

    枪棒教头刚刚放松了一些心情,听到赵舜的话,又紧张了起来:“这位大官人,有什么事吗。”

    赵舜也没去说明自己的身份,从蜀锦长袍的怀里掏出了一张名刺,交给了枪棒教头。

    “哈哈。”枪棒教头突然大笑了一声,赶紧回头说道:“都把朴刀收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