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五十七章 西湖三才(第2/2页)  带着淘宝到宋朝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词。

    “清露湿幽香,想瑶台,无语凄凉。飘然欲去,依然如梦,云度银潢。”

    杜鹃花。

    “蜀国曾闻子规鸟,宣城还见杜鹃花。”

    紫荆花。

    这回孙五郎更绝了,再次换了一种文体,换成了属文。

    “雪霜凌厉而见杀,来岁不改其性也,是所谓”

    晏公子也是不甘示弱,或者说已经把孙五郎这位看起来穷酸的士子,提升到了同一个层次的高度。

    回应了一首骈文。

    “东隅已逝,桑榆非晚。”

    孙五郎淡然一笑,来了一句楚辞。

    “薜荔柏兮蕙绸,荪桡兮兰旌。”

    唐诗c宋词c汉赋c楚辞c属文c骈文就连最难写的青词,这两位也现场作了两首。

    端坐在亭子里的那三位主考官,手里的茶杯都放下了,谈笑风生也停止了,脸上全是严肃的表情,一本正经的看着这两位大才子,在那一唱一和。

    刘凤仪彻底沦为了陪衬。

    站在孙五郎身边的赵舜,是真的没想到,自己捡到的一个宝,竟然是比大熊猫还要珍惜的宝贝,都快赶上传国玉玺了。

    要知道学识这个东西,最注重传承了,晏公子不用多说了,正儿八百的名门望族出身。

    还是文坛巨子晏殊的曾孙,大词人晏几道的孙子,诗书传家。

    晏殊是谁,他可是宋词婉约派的开山宗师,一位可以媲美天下文宗苏轼的文人。

    苏轼是谁,那可是凭借一己之力把词这个小道,提高到和唐诗同等高度的大道。

    要知道在苏轼以前,词只是雕虫末技,一直不被世人所重视。

    正是因为有了苏轼,以这位天下文宗的才学,终于是把词这个雕虫末技,变成了一条康庄大道。

    晏殊能与苏轼相媲美,可见晏殊的才学。

    晏公子有着这么厚重的家传,自己还是一位难得一见的大才子,未来注定是一位文坛的风云人物。

    一个杀猪家庭出身的孙五郎,往上倒十辈也找不到一位念书的祖宗,居然能和晏公子在这争的不相上下。

    可见孙五郎的才学。

    晏公子把白猫交给了小萝莉,整了整衣冠,郑重的走到了孙五郎面前,长长作揖:“在下晏敦复,敢问大官人姓名。”

    孙五郎结束了比拼,又恢复了那副拘谨的状态,摸了摸鼻子,手忙脚乱的长长作揖:“我啊,我那个,我叫孙道夫。”

    这一幕看似平淡,不久的未来,却传成了一段佳话。

    几十年后,仍有无数士子,过来瞻仰西湖三才其中两位的昔日风采。

    小说阅读_www.shuoshuo520.cc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