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十三章 玉树临风少年郎(第1/2页)  带着淘宝到宋朝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赵舜来的时候已经吃过饭了,吃不吃都行,继续专心的站在大案前练字。

    过了没有半柱香时间,丈母娘吴刘氏脚步匆匆的走了过来。

    放下了一包糕点,又急匆匆的离开了,怕被官人看见了。

    赵舜临摹了几炷香时间,同时消耗着体力和精力,肚子确实是有点饿了,打开了油纸,里面放着几块桂花糕。

    吴刘氏的桂花糕在榆钱坊可是非常出名的,要是吴刘氏摆个摊子卖桂花糕,挣的绝对比吴先生还要多很多。

    吴先生哪里肯让自家娘子在外面抛头露面,当个小商贩,曾经说过一次的吴刘氏,被狠狠的训斥了一顿,这件事也就不了了之了。

    赵舜拿出一块放在嘴里,味道香甜,一股淡淡的桂花香,充满了整个口腔,还带着一丝丝的酒酿味道。

    这种纯天然的桂花香和酒酿味道,立刻是征服了赵舜,一口一个,很快就把六七个桂花糕吃的干干净净。

    走到旁边的太师椅边上,倒了满满一杯茶,‘咕嘟咕嘟’的灌了三杯,肚皮圆滚的又走到了雕花大案前面,临摹瘦金体。

    临近黄昏。

    天边的晚霞,铺在莲塘的水面上,红光粼粼,相当的好看。

    赵舜终于是临摹完了二十遍瘦金体,说是二十遍,实际上一百遍都不止了。

    因为按照老丈人的要求,只要是有一点差错就得重写,赵舜扔掉的废纸,都快超过一百五十张了。

    这个时候,吴先生悠哉悠哉的走了过来,手里还拿着那根竹条:“怎么样,写完了吗。”

    这二十遍瘦金体临摹,赵舜自己里里外外的检查了好几遍,确认没有错误以后,脸上带着轻松的笑容,递了过去:“已经写好了。”

    吴先生接过来以后,也没看,随手放在了桌子上。

    给自己倒了一杯清茶,又给赵舜倒了一杯:“写好了就行。”

    “读书这件事,只靠先生督促肯定是不行的,你要自己真心想学才行。”

    “以后练字就靠你的毅力了,每天至少要写个二十遍。”

    念叨了一些教诲,吴先生拿出来一封书信,交给了赵舜:“你们家其实不是临安人。”

    “嗯,祖辈上具体是哪人,你爹也没说,反正后来你家曾祖,搬到了上海镇。”

    “快到清明节了,你二爷爷派人送来了一封书信,说是希望你今年能够回家祭祖。”

    说完这句话,吴先生的情绪明显低落了很多:“过去你爹还在的时候,每次喝醉酒就嚷嚷着说要光宗耀祖,衣锦还乡。”

    “说是一定要高中状元,把朝廷御赐的状元牌坊,放在祖坟。”

    “让那些街坊邻居瞧瞧,他老赵出来这么多年不是白混的,给祖宗们好好的长脸。”

    “可是谁能想到,你爹还没到四十岁就病死了,带着遗憾离开了人世。”

    眼眶有些发红的吴先生,狠狠的喝了一口茶,就像是喝了一碗酒:“不过不打紧,好在留下了一个儿子。”

    “舜儿你可要争气,不求你高中状元,也一定要通过乡试,成为一位举人,完成你父亲的遗愿。”

    “相信你父亲的在天之灵,也会得到安慰。”

    不管怎么说,那位没有见过面的父亲,给了赵舜一次生命。

    就算不是高中状元,而是别的遗愿,赵舜也会想办法去完成的,这是一个儿子的本分。

    通过乡试成为举人,踏入士大夫阶层,本来就是赵舜最大的一个目标,当然是会拼尽全力考取举人了:“叔父放心,我一定不会辜负父亲的期望。”

    吴先生这辈子唯一的遗憾,就是没能生个儿子,只有吴淑姬这么一个女儿,不过看着眼前的赵舜,这个遗憾也渐渐弥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