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3章 王昌龄一路赏塞外(第3/3页)  大唐诗家夫子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素衣冬未老,石烟多似洛阳尘。”

    王昌龄忽然想起“沙场”这个词,为什么古人用“沙场”指战场呢?“雪压塞尘清,雕落沙场阔。”“沙塲缓辔行射雕,秋草满地单于逃。”“嫁向沙塲容易老,君王岁岁愿防边。”“沙塲烽火连胡月,海畔云山拥蓟城。”“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这许许多多的诗句都是用“沙场”指战场,难道这沙漠地带发生的战事最多?是了,自古以来,塞外的战事最是频繁激烈,而沙漠大多处在塞外,所以许许多多的古今战事都与沙漠有关,所以“沙场”就成了“战场”的代名词了。

    此时的王昌龄也诗意盎然起来,一首《从军行》又一字一顿地吟诵出来,薛家兄弟立刻拿出石墨笔将王大哥的诗记下来,诗曰:

    “秋风马蹄轻,角弓持弦急。去为龙城战,正值胡兵袭。军气横大荒,战酣日将入。长风金鼓动,白露铁衣湿。四起愁边声,南庭时伫立。断蓬孤自转,寒雁飞相及。万里云沙涨,平原冰霰涩。惟闻汉使还,独向刀环泣。”

    王昌龄吟诗罢,薛家兄弟也一字一顿地一齐朗诵起来,那洪亮高亢的男子喉音在高高的沙壁上发出“嗡嗡”的声响。

    五师生沿着沙壁向前奔驰,一路上可以看到标识景点的木牌上写着景点名称:“洋人招手”c“老俩口”c“三兄弟”c“七仙女”c“一窝猪”c“古长城”c“蒙古大汗古渡”c“双狮山”c“阎王匾”c“汉代砖瓦窑址”c“白马拉缰”,最后又回到了“沙坡头”。这些景观既给人们以无尽的遐想,又令人惊叹造化之功的神奇。沙坡底下,还可以看到三眼清泉,它们汇入东南沙坡下的果园内,只见园内林木茂盛,迭翠流红,溪流潺潺,乌语花香,被人们誉为“沙海绿洲”c“世外桃源”。园内所种蔬菜c瓜果,个大味甜,色艳鲜嫩,不失为招待贵宾之上品。

    王昌龄师生开始往回走。忽然薛家老四又提出问题:

    “王大哥,这沙漠的名称为什么叫着‘腾格里’?”

    “看过班固的《汉书艺文志》里面的《尔雅》吗?《尔雅》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解释词义的书,也就是词典。那里面对‘腾格里’是这样解释的:

    ‘腾格里,蒙语‘长生天’也。最高天神也。”

    “这么说来,‘腾格里’就是天神?”

    “对,不但是蒙古族把腾格里当作天神,还有维吾尔族c突厥语民族c柯尔克孜族c哈萨克族等民族中,都是把腾格里当作至高无上的神灵。”

    “原来这西域还这样敬重沙漠。”

    “是这样的,沙漠对人类的生存当然有百害而无一利,但是作为大自然它就是伟大的,神奇的,人类在沙漠面前是显得那样渺小,那样无能为力。正是由于它力量强大,人类才把它当作至高无上的天神。”

    &/div

    小说阅读_www.shuoshuo520.cc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