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七章 大势之下(第1/3页)  春秋别话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话说在此时,相对于各列国来说,都处于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外交状况。

    晋文公称霸中原,楚国停止下了他们的兵锋,北进的脚步终于被晋国扼杀。

    而宋国呢?他们经历了泓水之战之后便沦为二流国家,也就比曹卫等小国强上几分,再加上城濮之战之后,他们被楚国攻击,无论是民生还是军事都处于了一个青黄不接的时期,即便是最后交割了曹卫的国土,仍旧没有继续在战斗下去的勇气了。

    送过这个国家不是一般的能作死,纵观春秋,能和他们比拟的实在不多。话说,这个国家无论是经济地位还是学术上的地位都不低,更何况有惠子c墨子。庄子等大贤都出身于此,而且孔子的祖籍也在这里。

    如果说他们能安心的停下来发展,未必不能又一个好的作为,然而,一有点积蓄就忍不住蹦跶,好像,打仗才能体现出他们的强大,这也就算了,偏偏把学术上的一套“仁义”用在战场上,可是,秀才兵是打不了仗的,尤其是面对楚国这样的“蛮子”。

    再说齐国,齐桓公死后,齐国就彻底成了与霸主之位无缘了,在齐孝公在位时,齐国可是不太平,桓公五子,似乎都不太服气。

    公元前633年,孝公死后,他的弟弟杀死了自己的侄子,也就是太子,自己做了王,成为齐昭公,与晋国共同抵制楚国,后来与晋国践土会盟承认了其地位,就这样宋襄公没有完成的承接齐桓公的霸业被晋文公取缔。

    晋国在晋文公的推行下,国内大力变法。国外,南制楚国,北上中原,意图把中原征服一统,在处理中原各国的事务上承担着重要的作用,维护者他的平衡和安定。

    秦国呢他们也在蛰伏着,表面上与各国友好往来,同时在国内,任用百里奚,由余c蹇叔等人致力于国内的发展,最重要的是他和晋国的关系真是复杂。

    秦穆公不仅是晋文公的老丈人,同时也是他的姐夫,秦晋之好,真不是盖的。

    南方呢?楚国城濮之战败落之后,晋国崛起,再一次打崩了他们计划,先是齐国制衡,晋国又居其上,对于他们来说欲哭无泪。

    楚成王此时也无力再打架了,只得派大夫斗章求和。

    历史上,他是公元前626年死的,风光了一生,征战了一生,最后却是被自己的太子商臣杀死,只是因为谣传成王要换太子。

    而此时呢,他对于国内的掌控也不在那么得心应手了,若傲氏的不断扩张已经威胁到了王位,二者之间的战斗也开始兴起,北进的步伐终于在内外交困之下止息,就连孙叔敖的祖父也成了他们之间的牺牲品。

    当然,这也是在基本的大势之下总体的情况是如此,但是,我们都知道,事无绝对,在这列国之间,也是有能人的。

    战斗小将宋国刚歇息,而白狄也被晋国打的颓势明显,晋文公生病,已经一个脚踏入黄土,在之后的两年将是他最后的风光,卫国也趁此时又开始不安稳,准备搞一点点大事,来吸引一下众国的目光,去招惹晋国准备报仇去了,野心在隐隐做动。

    除此之外,陈国作为一个“间谍”非常的失败,夹在晋楚之间两面不是人,被轮着打。

    公元前630年春,曹云还再曹国准备着,想要上棋盘,可是,此时曹国,在被晋国洗劫了一圈之后,军力民生都降到了最低点,曹共公刚被放回国内,这使得他们可是没有像卫国一样的勇敢,去报仇。

    曹国在列国之间是典型的墙头草,哪面势大就倒向哪面,在脱楚依晋之后可算是没有半点尊严了,只好灰溜溜的埋头做人,降低存在感。

    对于曹云来说,这些消息对于现在的他显然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即便是看了也不能做出什么改变,或者参与进去,此时此刻,紧急的发展才是硬道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