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一路向西(第2/4页)  我的路十二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学奇才。

    姐姐的大学同窗在拉萨一所中学教书,听说姐姐要来,早早的推脱了所有行程,专程带着我跟姐姐玩。她叫央措,全名叫什么我也记不住,只记得她长的很高,很瘦,面容有点发黄,扎着一根长长的辫子。她在拉萨工作了半年,对拉萨的生活早已熟悉。她轻车熟路的带我们去了布达拉宫——这个只存在于50元人民币上的地方。我们站在布达拉宫对面的广场,感受着老天给的压迫感和微风的亲切感。路中间的两个大烟囱,像燃尽万恶的熔炉,高傲的矗立在那里,俯瞰着万物众生。广场上是拍摄布达拉宫最好的位置,放眼望去,整个布达拉宫尽收眼底,这里的天很蓝,不需要加滤镜,不需要开美颜,无论怎么拍都是蓝的,而且蓝的很纯粹,让你忍不住想要去亲吻它。

    拉萨是一座圣城,布达拉宫是一个圣地。每天都有数不清的人们来这里朝拜,因为冬季,所以游客稀少,前来朝拜的大都是本地藏民,老的,少的,幼的,手里把玩着佛珠,一步一步地朝布达拉宫走去。其中不乏双手合十,双膝跪地的虔诚信徒。他们手里放两个木板,有的拿着是棉布袋,一起一落,一拜便是下去,而且磕的很重,他们的头上大都是黑色的圆印,长期的俯身使他们的额头早已破烂流血,但又在与大地亲吻的时候沾上泥土的芬芳,将血止住,然后伤口结痂,在加上泥土与灰尘,额头便出现一个圆印。

    本以为这些信徒都是拉萨当地的居民,央措却告诉我,“这些人来自天南海北,他们大都从老家出发,一路磕头,一路行进,有的也许已经走了两三天了。”“那他们是怎么吃饭和住宿的呢?”我不由好奇。“他们一般都会在包里面带些干粮和水,晚上的时候,有村庄便去村庄里待一晚,第二天破绽再出发。”

    “倘若没人愿意收留呢?岂不是要露宿街头?”

    “不会的,我们这里的人对这些朝拜的特别崇拜,一般都会抢着让他们住进来,所以不会有人拒绝的。”我不禁恍然大悟,这是一种信仰,万千藏民心中的信仰,不过随着时代的发展,很多人丢失了心里最深处的佛,当这么一座行走的“佛”出现时,他们就像荒漠里出现水泊一样,兴奋的迎接他,接受他,甚至供养起来。

    布达拉宫的外围十分宽阔,走在青砖地板上,无不觉得惬意。从正门进去后,便是一排排的转经筒,每一个都在行人的拨弄下转个不停。每个转经筒上都有经文,央措说那是佛经,转动它,可以带走霉运,也可将祝福留在这里。我听得入迷,不由想起了仓央嘉措,“那一世,转山转水转佛塔,”原来转的是世间的缘分,我想起了路小雨,想起了张若丽,想起了过往的点点滴滴…………

    布达拉宫的后面有一座小湖,湖面上有好多野鸭子,也有些许的大白鹅,好多人从上面扔下去面包屑,玉米粒让这些小可爱去啄食。它们在结冰的湖面上扑哧扑哧的扇着翅膀,一会在东边,一会在西边,不管眼前的东西有没有吃完,只要有扔下的东西,便会立马飞过去。

    “第一最好不相见,如此便可不相恋;第二最好不相知,如此便可不相思;第三最好不相伴,如此便可不相欠,第四最好不相惜,如此便可不相忆,第五最好不相爱,如此便可不相弃……”

    大昭寺前,伏地跪拜的人更多了。他们将地毯铺在地上,有的直接什么也没铺,就在上面跪拜,他们在跪他们的神,在拜他们的佛,是啊,最好不相见,这样便可将往事供养起来。大昭寺的繁华在于人多,寺庙多,里面有很多藏装店,也有很多卖丝巾的,卖鞋的,甚是喧闹。在这里,你会遇见相互搀扶的老两口,也会碰到伸手向你乞讨的小女孩,也会遇见如我这般孤独行走的路人。总之,在佛面前,善也好,恶也罢,众生平等,他爱抚好人,也会给恶人略施惩戒,但无论如何,他的眼里总是饱含爱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