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九节分 五(第1/2页)  重回明朝当皇帝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九节分(五)

    “将军,孙承宗刚到博多,就与周云轩发生了不快。好在次日,孙承宗亲自拜访周云轩,方才和好。”言传庆向李谪凡汇报在博多发生的事情。

    “孙承宗?倒是个有趣的人。”李谪凡笑说道,回想起了在庆祝朝鲜战争胜利的筵席上两人见面的情形。这一段时间明军主力部署在南九州的萨摩日向等地,岛津家虽灭,但散落的浪人,加上尚武的民人,仍然让明军不敢大意。尹泽原,尹政浩,黑田长政,戴朝弃等几镇人马四处灭火,毫不留情的摧毁一切敢于反抗的日本人;李谪凡本人镇守人吉城,将归顺的日本豪族组建成扶桑第三镇,戍守地方;派遣官吏接管岛津氏的金银矿产;调遣水师和战俘修建港口,清理水道;颁布临时法令,约束军民。

    “传庆,你不觉得这其中有些不对劲么?”李谪凡懒洋洋的说道,“那周云轩怎么看也不似鲁莽的人啊?”

    “或是酒醉了?本来就与文官不大凑合,正好借酒装疯。”

    “装疯?”李谪凡轻笑起来,“这个周云轩,心眼还真是多啊。”丢开手中的莲子,拍拍手,解释道:“征伐日本本是我们武将的事,天子派遣这一众文官前来,本意是想让进士们见识战争的残酷,知晓世事。但在武将眼中,却是不少前来监军的。监军,可不是什么好名声,周云轩害怕文人背后玩阴的,才故意与他们闹矛盾。”

    言传庆明白了,“这样的话,那些文人在朝廷说坏话,就会被天子认为是在狭私报复,不会听从。也许那些文人为了避嫌,还不得不遮掩一二呢?”

    “对付人,这也是不得已的办法。”李谪凡暗叹道,一出国门,便是天涯;三人成虎,流言可畏;希望这个孙承宗能与自己协力,早日平定日本吧。“他在博多还干了些什么?”

    “也没什么特异之处。”言传庆说道,“他接见了将军选拔的肥前府县官吏,还与黑田如水大人商议,对刀狩令,检地令,以及撤毁日本神社,没收反抗者家产等政策,都没有异议。”

    “那他和黑田如水说了什么?”

    “据报,也就是些寻常话。不过,看黑田大人的神色,似乎谈得不错。”言传庆说道,“将军,他孙承宗不过的招抚使,一切都还得听将军的吩咐。”

    李谪凡摇摇头,知道事情未必那么简单。攻取日本容易,征服日本难。明军虽然占据了九州,但却未能做到朝鲜行省,琉球王国那样的有效统治;反抗者很多,不仅拖累了明军前进的速度,也影响了大明帝国的收益。也许,这孙承宗会给自己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奇,毕竟是天子青目的人啊。“传庆,传书孙承宗,请他早日前来人吉城,商议大事。令周云轩派兵护送,保障其安全。”

    言传庆犹豫一下,服从了,“是,将军。”

    一名副官快步走进来,在李谪凡面前站定,恭谨的行一个军礼,“启禀元帅,王道将军求见。”

    李谪凡随意的还一个礼,“请他进来。”

    一名壮实的三十岁上下的军官走了进来,方面大耳,鼻子挺拔,眼光有神,肌肤黝黑,神色坚定,步伐有力,富有节奏感。整个人给人的感觉仿佛是一座山,坚定不可动摇。正是江南水师辖下的校尉,大明琉球中尉王道。

    “大帅,末将遵照大帅号令,已经完成对丰后水道﹑纪伊水道,濑户内海等地的探测,扫除了日本人残余的海上力量,清楚设置的障碍,请指示!”

    目光坚定不游移,挺胸抬头,声音洪亮,用词剪接明了,显示了帝人的风采。从王道这一代军人开始,帝国的军人的精神风貌出现了绝大的变化,绝不同于亦兵亦匪亦民亦兵的老式军丁,就是与以儒雅风流闻名的文官比起来,也各有所长。刚健,向上,忠诚,协作,简单等诸般品质,是他们鲜明的特色。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