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节登陆 二(第1/2页)  重回明朝当皇帝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四节登陆(二)

    京师。

    “财政为国之大事。史上历代王朝之崩溃,多与财政之败坏有关。要么横征暴敛,满足一人之贪欲;要么府藏匮乏,诸事不办,国家因之解体。故财政实关国家之存亡,不可不慎重。臣此后之五年,度支以‘量入为出’为宗旨,每年年末计算下一年之预算,并进行当年之结算﹑﹑﹑﹑﹑﹑”

    “财富取之于民。太祖立国,轻税赋,藏富于民。此后国家开支渐多,增派渐增。万历初年,张文忠公清量田亩,公平税赋,行一条鞭法,士绅勋贵一体纳税,使田亩之税大为增加,且减轻平民负担。申阁老继之;赐爵不敢以国家之利,行个人之恩德,本届内阁仍将继续这一政策。此外,将制定和颁行新的商税,增加财政收入﹑﹑﹑﹑﹑﹑”

    “鉴于此,朝廷对工商将持鼓励之政策,稳定商税,促进商业之发展;免除工税。”

    “士﹑农﹑工﹑商,国之四民。士,习礼仪教化,佐君治理天下;农为国家之本;工制器物;商通有无;其职责不同,虽有先后之别,却无高低贵贱之分。秉承天子仁德,本届内阁将修正律法,除去职业和出身等缘故加之于人的种种限制。大概言之,其意有三:第一,大明子民,在大明律法之前,一律平等;第二,大明之子民,其在人格上,无天然之高低贵贱;其三,大明之子民,享有同等之权利。”

    “基于此,大明境内之汉族和归化大明的各族人,将不得为人奴仆。朝廷颁布律令,禁止人口买卖,以‘雇用’制取代‘奴隶奴仆’制;雇用之双方在人格和法律上享有同样的地位,雇工之人生自由不受任何人限制,违者重罚。使用倭寇,南洋,及西洋等非大明属国人为奴隶不受此令限制!”

    “国家之勋位爵位制度仍将继续实行;服色,建筑,宫室,名讳,车马,礼乐等等级规格一如此前,以维护皇室之威严和朝廷之威权。朝廷将对此进行整理,并颁布天下﹑﹑﹑﹑﹑﹑”

    “科举为国家取士之道。国家选拔人才,辅佐君王治理天下。其要在于‘公平’和‘真才’。先前朝廷以四书五经为范围,以八股文体取士;时变势异,亦当变革,不应以祖宗之名,抱残守缺,不思进取。朝廷已经颁布新的科举考试办法,本届内阁将推行之,并且延续下去。科举选拔之人才,可以出任朝廷官职;若是不愿意出仕,朝廷将赐予年金,保障其日常生活﹑﹑﹑﹑﹑﹑”

    “国家选拔人才之道非只科举一途。征召,举荐,入荫,贡举,吏进,恩赐,毛遂自荐等可用之﹑﹑﹑﹑﹑﹑”

    “学校为储才之地。自古文教盛而天下治。当鼓励民间兴办学校,其教授之课程,教授之方法方式,朝廷不加干涉;地方官吏亦当寄予扶持。朝廷所办之官学,当以圣人之学为本,参之诸子格物。武学,亦如之。各寺院,道观,西洋寺庙,也可开办学校,于经义之外,必须教授医学﹑天文﹑算学等格物科目。官学中品学皆优者,虽然未曾考中举人进士,也可经地方官长推荐,出任朝廷官职,为国家效力﹑﹑﹑﹑﹑﹑”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西洋人远航来到中土,本朝亦有李天煜航行全球,地理之大发现,实是三千年未有之变局。当此之即,为国家计,为子孙计,当以海纳百川之心胸气度看待世界诸国。了解其风俗,考究其学术,侦察之用意。先前,朝廷依依然派遣前锦衣卫指挥使安歧出使西洋,以观诸国之虚实。本届内阁任中,将派出多批使者出使﹑﹑﹑﹑﹑﹑”

    “大开海禁后,西洋人来华,除教士外,多是商人。中华子民出洋,也多为商人,朝廷开拓南洋,商人之功不可莫,商人于税赋之贡献也不可漠视。因此,朝廷将保障大明子民的海外利益,商人在海外之正当行为,朝廷当支持和鼓励之。对移民海外之子民,亦不当再视为天朝之弃民,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