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七节百年树人 一(第1/2页)  重回明朝当皇帝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七节百年树人(一)

    负责帝国皇帝安全的将军安臣轩兢兢业业的履行着自己的职责,虽然这一次集体觐见天子的都是南京有名的读书人,但安臣轩还是根据规定,一一检查。在特制的八面屏风中,对每一位前来觐见的读书人进行了搜身检查。二十多岁的他,在前辈唐郎的影响下,已经完全胜任了这个工作。俊朗的脸庞上看不出任何的特别情绪,一视同仁的对待着每一个读书人:无论他们多么有才,多么有名,多么受人尊重,多么的骄傲,这时都得脱光了接受检查。检查完毕还得换上新的衣裳。因为万历不久前说过一句话,读书人身上的味道太浓了。善于体察圣意的安宁眼睛一转,就出了“换衣”这个主意,万历笑骂他胡闹,然而终于默许了。

    发给读书人的衣裳是新制的儒衫,样式和一般的长衫没有区别;不过质地不是上等的丝绸们,也不是柔软的棉布,而是粗糙坚硬的粗麻布,还特别用米汤水浆洗过,愈发的坚硬了。穿在身上,摩擦皮肤,十分的不舒服。

    接着是漫长的等待,从日出到日落,还没有得到万历的召见。一天水米未进,肚子早唱了空城计,俄得发慌,家境贫寒惯常埃饿的的也就罢了,那些家底丰裕的可就难挨了。想要暂时离开去寻一口吃食,又怕耽误了觐见;询问内官和侍卫。那胖胖的侍卫一边吃着喷香喷香的食物,一边满脸堆笑,“诸位先生稍安勿躁。皇上正与诸位大臣商议国是,完了就会接见各位了。”说完,即便吃自己的东西,再问便不回答了。至于侍卫,那更是无可奉告的黑脸。

    读书人的脸面到了这时,可谓是丢到了家。这些人何曾受过这样的冷遇?可是,因为天子的身份,他们有发作不得,只好满心苦涩的看着不时进出行宫的朱紫官员。

    行宫之内,万历当然没有和大臣商讨什么国是,正好整以暇的享受着河东君的美食。季姜的重要性急剧上升,万历玩笑似的说“要掌握一个男人就得先掌握他的胃”。话虽如此,日常起居还是和惠妃在一起。

    昨日接见商会之后,万历立即召见了李化龙和王家屏,江南的土地兼并问题再一次浮出了水面。从李王二人的情报来看,在清量田亩公平税赋之后,江南的的土地兼并依然严重,而且大地主拖欠隐瞒拒交田税的情况也不少。万历与王家屏等人一合计,决定用重典震慑不法地主,先发通告限令地主补交田赋。逾期不教者以重刑处罚,同时没收不上税的土地。而更详细的法规则要等回京后制定。

    土地兼并让农民失去土地,农民成为流民。流民的出路无非垦荒他乡,为人奴仆,死亡或者反抗。很遗憾,这些都不是万历所希望看到的。

    “陛下,从西洋引进的玉米番薯等作物种植容易,山地丘陵皆可。是否可以鼓励百姓开荒山林,种植这些作物为生?”阁老王家屏建议道,他负责考核江南政绩,比较了解情况。

    万历摇头,玉米等作物的大量种植,可以缓解粮食问题,促进人口增长;但是若是人口向山区转移,而不是向平原城镇集中;经济不是质的提高,而是粗放式的数量重复,那也没有什么意义。“农业关系国家之安定,不可疏忽大意。种植玉米等作物,提高粮食产量,便可以让更多的人从事工商。士农工商,缺一不可。流民因为土地兼并而起,还得从这上面找根源。”

    “陛下所言甚是,只是如今江南作坊虽多,但似还不足容纳日渐增多的流民。海外贸易的兴盛,江南蚕桑兴盛,民间广种桑树,养蚕织锦,老弱妇孺也派上了用场。且流民向来为人所贱视,想要在江南落脚,不是容易的事情。可要遣返原籍,也是不便。且商贾之人,有了家资后,又会买地买房,进一步加剧土地兼并。”

    王家屏这一番话是经验之谈,虽然有些颠三倒四,万历还是明白了。笑道:“祖宗之法未必不可变,圣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