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节京华烟云 二(第1/2页)  重回明朝当皇帝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次日,抵达京师,进东便门,入崇文门。高觉耀押着货物首先告别,张简修见李谪凡孤身在京,便邀请其寓居张家。李谪凡笑着谢了,张简修想了一下,也就不再坚持。正说着,就见五六个青衣家仆骑马匆匆而来,到了张简修面前,滚下马跪禀说道:“四少爷,大少爷让的请四少爷快回去。”

    “什么大事?”

    “老爷身子有些不好了。”

    张简修脸色急变,来不及多问,别了李谪凡,急忙赶回去了。

    李谪凡想了想,若是这张居正有个三长两短,朝廷上就有好看了。自己三年未在京师,对朝廷的了解也少,这当口可得心,谨言慎行,别惹事给人舔麻烦。

    带着亲兵在福建会馆寓下,花了五十两银子,包下一间上房和几间普通客房。看看天色还早,写了一个帖子,让谢胜国拿到兵部去报道——他现在属兵部管辖。准备歇息一日,明日再进宫面圣。

    闲着无事,拿起了近日的邸报来看。第一页是朝廷的命令文告,没有什么稀奇的。第二页是刊登朝官科道的谏章,主要是御史台弹劾大臣的。李谪凡看了看上面没有熟悉的名字,也就罢了。再往下翻,就是各地的政事,有表扬为官清廉的,有提请封赠贞烈女子的,有推广良种作物的,有介绍一地风俗的,还发布有西南战事的消息。

    最后一页却是廉政司的专版,上面登着定案的贪官污吏的名单。包括籍贯﹑性命﹑官职﹑年龄﹑罪名﹑处理结果以及简单的案情介绍,最狠的是还刊登了其父祖的名讳,剥夺增与父母祖先的封诰。李谪凡暗想,出这个主意的人真是太狠了,本来大明处罚贪官已经有追赔脏款﹑限制子孙出仕等手段,如今还将其名字和父祖名字天下,辱没祖宗,让其背上不孝罪名。谁背得起不孝的罪名呢?此招一出,再贪婪的人做案的时候恐怕也要犹豫一下了。

    他不知道出这主意的就是万历。这“狠招”也是不得已而用之:一个政权到了中晚期,贪污都必然严重,不用重手法不可能遏制贪污,不遏制贪腐就不能挽救国家衰亡的命运。所以万历才不断的打击贪腐,多种手段同时采用,最后还设立了专门对付贪腐的廉政司。谨慎挑选素有清名的人或者刚刚进入官场还未被污染的人才进入廉政司,比如现在廉政司的一把手邹元标。邹元标不过三十余岁,正是年青敢为的时候,为人正直,坚持原则又有灵活性,因此万历才选中了他。

    京师的廉政司成立后,并没有马上在各省成立下属机关,而是先集中力量打击京师的贪官污吏,树立廉政司的威信。廉政司根据锦衣卫的情报和群众的举报,对涉嫌官员展开调查,如果确有犯罪事实,就移交刑部处罚,同时通知督察院和吏部。等到刑部审理完毕,宣判之后,方才在翰林院办的邸报上刊登。

    这一招一祭出,特别是在廉政司抓了几个典型后,就收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廉政司每天都会接待前来自首和退脏的官员,因为根据大理寺制定﹑天子批准的《反贪污法》,贪腐官员自首和完全退赃的可以免除处罚。

    而根据《反贪污法》的另一条条款,凡是举报贪官污吏属实的举报人可以分得一部分葬款,也引发了举报潮,让贪官污吏人心惶惶,不可终日。在审定《反贪污法》的时候,这一条款引起了内阁大臣的巨大争议,反对的理由是担心“诬告成风,污蔑大臣名节;鼓励出首,导致人心不古;举报众多,也不利于廉政司展开工作”,左都御史海瑞也反对,还举出了武则天时期酷吏害民的事例。在万历的坚持下,这一条款最终通过,但增加了对不实举报的处罚规定。

    可以说,廉政司由此成了一把利剑。为了防止廉政司成为“党派”打击对手的工具,万历一方面让锦衣卫和御史台加强对廉政司的监督,防止其自身的腐败;另一方面还对廉政司制定了严格的工作条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