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九节(第1/3页)  重回明朝当皇帝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恭喜皇上,贺喜皇上。”

    八月十八日的内阁中参加会议的大臣争相向沈觉非祝贺。皇长子出生,南北同时大捷,确实是值得庆贺的事。

    沈觉非已经过了兴奋期,他挥挥手,让众位大臣依序入座,说道:“今日朕召集各位,也是为了这三件事情。皇长子出生,应该享有的各种礼仪就交给礼部了。”

    已有准备的礼部尚书马自强道:“回禀陛下,陛下中宫尚虚,王恭妃所生之长子乃是庶长子,其礼仪臣已经拟订妥当。请陛下过目。”沈觉非接过折子浏览了一遍,他对这些规矩也不大懂,转手交给张居正,说道:“请先生损益吧,只要不逾矩,稍稍隆重些也不妨。”

    张居正说道“臣明白。陛下已经有了子息,而尚未选取皇后,宫中也没有其它的嫔妃。恕臣直言,还是尽快选取皇后才是。”从现在的情况看来,沈觉非对恭妃及其宠爱,恭妃又先生下皇子。如若以后皇后得不到皇上的宠爱,或者无子,那就会出现立嫡的问题,引发后宫斗争。因此,张居正才提醒道。

    沈觉非到没有想到这么深远,他只是心中感激恭妃,欲有所报之,而且他现在也没有立长子为太子的心思。他的意思继承人是选贤能的好。于是说道:“朕还年轻,立皇后的事情以后再说吧。对了,南北大捷,对立功将士该如何封赏?”

    这两次大捷可谓是来得是时候,沈觉非高兴,厚赏是少不了的。不但前线将士能加官进爵,就是朝中内阁六部大臣也能沾光。沈觉非也打算利用这个机会,大加赏赐,鼓励边将立功,展示朝廷重视军功的意思。

    兵部尚书方逢时道:“此次长定堡是少有的大捷,应该从优赏赐,可以比照前次皇上在蓟镇外取胜后赏赐将士的成例。指挥战斗的副总兵陶成喾升官,辽东总兵李成梁升世袭指挥佥事。蓟辽总督梁梦龙和辽东巡抚周咏升级。朝中内阁大臣居中协调有功,也该加俸,萌子弟为官。”一翻建议上上下下都照顾到了。

    沈觉非点点头,算是认可了方逢时的建议。为君者控制臣下,不过赏罚二事,有功当然要赏!“那南边呢?”

    俞大遒击破倭寇水师,俘获大数十条船,乘胜占领澎湖,剿灭岛上倭寇,扫了倭寇老巢。又登上琉球岛,勘探地形,立碑刻石。

    方逢时接着道:“南边倭寇在嘉靖末年已经基本肃清,这一次俞大遒扫灭其残余,也是大功一件。但与北边相比,难易不同,可以用比北方降一级的规模来赏赐。”

    沈觉非摇摇头,明朝向来重视北方军功多过南方,对南方的战功多有抹杀。西南征土司,东南击倭寇,现在的俞大遒都是如此!于是说道:“在朕看来,俞大遒将军的功劳只在李成梁之上,而绝对不在其下!朕看来,俞大遒此战功劳有三:第一倭寇以澎湖为基地,骚扰沿海,今俞大遒击灭之,安宁沿海,保一方百姓平安。第二,翦除海盗,商旅得以畅通,国家赋税得以增加。第三,自太祖禁海以来,澎湖久已废弃,今次俞大遒光复澎湖,进军琉球,探测地形,可以说是为国开疆辟土。其功勋岂在辽东之下哉!”

    张居正笑道:“这俞大遒确实立下大功,但新开琉球之地,孤悬在海外,岛上又多蛮夷。恐怕难以戍守。”

    沈觉非笑道:“朕已经思量久矣,俞大遒的奏报中也提到此事。他的意思是要设置州县,置军守之,朕以为可行!倭寇航海而来,占据沿海岛屿为基地,袭扰我海疆。今次若不置兵戍守,必然为倭寇重占,如此倭寇之患终不能消。而岛上有兵戍守,海上又有俞大遒统帅之江南水师,彼能攻我,我亦能攻彼,则可以不惧倭寇了。”

    “皇上圣明。”

    张居正道:“原来如此,难怪当年皇上一心坚持建立江南水师。”沈觉非道:“海疆之利,相信现在各位已经清楚了吧?”户部尚书张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