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七节(第1/2页)  重回明朝当皇帝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张居正听沈觉非如此说,心中暗喜。事关藩王,不是他张居正想动就动得了的,现在有了皇帝的支持,就可大干一场。很快他就有了一个腹稿。又猛地想起一件事情来,这皇上才十二三岁,按大明地规矩,虽然可以亲政,但是毕竟威望不足。那些藩王在辈份上多是长辈,恐怕不会轻易就范。于是说道:“皇上,藩王是皇家的事情,还是请两宫太后出面好些。”

    闻弦歌而知雅意,沈觉非笑道,“正是此理,待会儿我就去找太后商量,应当没有问题。首辅说了开源节流的问题,朕看来,还有两项。在开源上,不知道首辅想过商税和关税没有”

    “商税,我朝对商贾征收税款,三十征一,各地设有关卡征税。至于关税,倭寇猖獗,海禁迭起,关税也就时有时无。“

    沈觉非心中一叹,现在的世界已经进入大航海时代,海洋蕴藏着无尽的财富,我大明再不动作,就要挨打了。这海禁是必须开的,首先就得说服这张居正,他略一沉吟道:“首辅大人饱读经史,当知南宋之事。北宋灭亡,高宗南渡,立国百五十年,相继与金和蒙古相持,几乎无年不战。南宋只有半壁江山,人民土地都不如我大明,却是财用充足,可知是因为什么?”

    张居正道:“请皇上明示。”

    “乃是得利于海上贸易,南宋有明州,泉州,广州等港口可以进行远洋贸易。东边的朝鲜,日本,琉球等国,南边的爪哇,暹罗,阿拉伯等国都有商贾来往,船只川流不息。而南宋设置市贸使司,征收关税,宋高宗亲口言道每年的岁入在两百万以上。如今我大明物产丰富,港口众多,如果开放海禁,与东西洋各国贸易,收入当不在南宋之下,也可以缓解朝廷财政危机。”

    “这些事情,皇上是如何得知的?”张居正问道,皇帝的学业是他亲自负责的,各位讲官也没有讲过这些事情,皇上如何得知?他虽然早看出皇上聪慧,不同凡响。可到底是孩子,如此见识,也太让人吃惊了。

    啊,表现过了,沈觉非忙道:“看史书偶然看到的。”

    张居正点点头,皇上好学是好事,即不再追问。“海禁一事,朝廷争论多次。现在的情况是:南方的倭寇已经基本平息,海禁也松弛了,地方上基本是默许。但是要公开开放海禁,恐怕还是要有些阻力。”

    “为什么?”

    张居正笑道:“朝中清流自命高尚,一来担心皇上学成祖七下西洋,浪费财力。二来担心倭寇重来。至于皇上说的海洋贸易之事,他们又会拿出义利之辨,说皇上贪图利,有损天朝颜面。”

    搞笑,沈觉非一口茶全喷了出来。“张先生也这么看么?”

    “只要能生财,其他就不用管了。”张居正淡淡地道,他当政这几年,为了银子地事情不知发了多少愁,现在放着一条财路,怎能错过!

    沈觉非暗暗点头,道:“张先生如此说,朕就放心了。在节流一事上,还有一个地方应该节俭些。”

    张居正猜到沈觉非说的是皇室,忙道:“也不可过于简单了。”

    “宫中人太多了,太监宫女加在一起有三万多人,一来用不了这么多人,二来闲人多了,难以管理,三来也浪费钱粮。朕的意思是裁撤掉一些人,将多余的宫女太监放回家去,以后宫中进人也要控制。还有朕的饮食起居也该简朴些。”

    张居正道:“两宫太后处是不能裁减的。”

    “这个自然。”沈觉非侃侃而谈,“第四件大事是军事。刚才首辅也说了,我朝开国实行军户卫所制,到了今日,军丁逃散,各卫所坐吃空饷,说来大明有带甲之士百万之众,可是恐怕谁也不清楚大明到底有多少军丁,其中真正能打仗的又有多少了?而每年还要支出巨额军费!这是第一点。第二点是军队装备简陋,少有训练,军纪无存!我听说有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