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十三章 大漠烽烟 三(第2/3页)  万里山河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俘或被杀,则唐室紊乱几乎已经是必然之事。而另外一面,葛禄可汗也同时命令大将拔也速带兵三万穿过大漠,直逼朔方节度使所在之地—灵州。葛禄可汗心里打的算盘很简单,也很高明。拔也速这三万大军一方面可说得上是牵制佯攻,但另一边也可说是随机而动的预备力量。原因很简单,一旦突破灵州,则由此望东南而下,一路可直趋长安城,当中那些个原州c庆州c宁州之类在奔驰如电c勇猛凶悍的回鹘骑兵面前,实在是不堪一击,至少在他眼里是这样。

    因此,一旦朔方节度使李光弼在得知皇帝遭到突厥人突袭之后,立刻举兵勤王的话,那时拔也速的三万骑兵便顺流而下,一举进占灵州。在高尚对于唐人习性的一番说辞之下,葛禄可汗一时倒觉得此事极有可能发生。相反,若是那李光弼按兵不动,则拔也速便行牵制之事,将其麾下数万精锐边军牢牢钉在朔方一镇。那时,由葛禄亲自带领指挥的六万兵马一定能将对方那点可怜护卫实力击败,进而达到自己的目的。谁让那李佑自大,御驾亲征竟随身只带了一个羽林军呢?!就算唐人再怎么兵利甲坚,也很难想象他们能够以一敌四,而且他们面对的还是伟大的回鹘大汗帐下最精锐的骑兵!望着广阔无际的天空,葛禄几乎已经能够想象当他抚有天下时的情景。

    当然,对于大食方面,他也不曾懈怠。毕竟在数个方向上同时燃起烽烟,那可就不是闹着玩的了,即便以大唐的国力,怕也受之不了吧。在西面,他调遣五千骑兵配合大食人作战,将对方接应到安西四镇的北方,让他们能够在这般有利地位上对大唐安西都护府辖下的四镇兵马展开侧后一击,这不单会收奇效,而且能令大唐局势变得更加复杂。虽然这里头不可避免的有对大食人的承诺,但是在葛禄心里,对对方的利用却远远大过了双方的联盟,逢到该要牺牲棋子的时候,这些骑着骆驼的大胡子们也照样会被毫不吝啬赶进另一个圈套里。这一点却是毋庸置疑的。

    其实,如此之大的征发举动却也是迫不得已。原先,葛禄打算的以李佑不肯嫁女为借口,激发族人大举南下的心思已经完全放弃。只因他手下的那群家伙实在不像是干大事的人,还没等他将后话说出,那些人便已经吵作了一团,几个部落的酋首却只是看着这一切,不动声色。虽然大唐财货之丰,天下无能比肩者,但风险同样不。另外,还有一些贵族对于大唐不肯嫁女的态度竟抱着无所谓的态度。一来,即便有人嫁来,反正嫁的也不是这些酋首,而是那位三十多岁的回鹘大汗,因此他们却不必起什么劲了。二则对方所言句句属实,李佑年轻尚未有子嗣,自然不曾有过什么公主,又哪里有女儿可以嫁过来呢?至于其他公主,或早已嫁人,或年老色衰,想来这位自称不世出的回鹘大汗也绝对不会为此而高兴的。

    是以,这两派就在大草原上不断争执,间或也有内部的矛盾显现出来,但明显的是叫嚷着要举兵报复的那一派占了上风。但没等葛禄为此开心多久,却发现局势渐渐在向不受他控制的地步发展。这些人高叫着要起兵南下,还不时骚扰边境的唐人村落和镇子,完全是一副有恃无恐的模样,这般打草惊蛇之举实在只能令他大摇其头,除了不耐烦之外,更多的担心如何骗过唐人耳目。因此,这才有了如此四路一同进攻的大举行动。说到底,其实竟是他葛禄不得已而为之。

    当然,那个用突厥人服色取代吐迷承麾下骑兵的回鹘衣装的主意,却是高尚所献。为的便是出其不意,攻其不备!

    然而,当回鹘这般厉兵秣马,挥着弯刀气势汹汹地大举南下时,大唐皇帝李佑正安然坐在御辇之中,外面到处飘散着初春的气息。而他最忠心耿耿的护卫羽林军此刻正极力操控着马缰,在这段弯曲的山道上迤俪北行,在他们身后,连汾州也已经被抛在了后头。

    具体而言,李佑对于回鹘人何时会发动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