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十八章 横扫千军 十(第1/3页)  万里山河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眼见回鹘可汗听得这消息,脸现惊异之色,这中年文士却并着急,只拈须微笑道:“大汗莫急,且听高某一一道来。自从大汗下令全面刺探唐室消息以来,高某不敢懈怠,这几月来一直时刻关注着大唐动态,因此唐廷上下政令军略,高某已然大致了然于胸。此番,那李佑为了彰显武力,不惜调动大军二十五万,再加东北诸族联军五万,合计三十万有余,号称五十万出兵新罗。其中所费之粮草c甲仗更不计其数。自京城长安至边关幽州,兵士民夫随处可见,似渭水c汾水等黄河支流上,更是樯楫如林,遮天蔽日,兵势之盛,可见一斑。”

    说到此处,他见对方神色间颇有些不自如,显然任谁听了这等军力都不会有安定之心,而对于这位有心于大唐天下的回鹘可汗来说,这般闻听对手如此鼎盛之势,即便心中早有预料,但当下还是不禁有些惊惧起来。却见这高姓文士微微一笑,转而道:“不过唐军势力虽盛,只是奈何先前为了颜面,已经事先向新罗显露了威胁之意。而那新罗自混一三国之地以来,早已非是昔日高句丽可比,再加这几年内政清明,外修甲兵,实已是东方一大强国。以其国之地利,再加早有准备之心,依高某看来,唐人要征服此国决非易事。原本,大汗是想趁着唐军陷于新罗之际,再引兵击其后背,但如今李佑亲征新罗,则此事便是老天赐予大汗之良机。所谓‘擒贼先擒王’,只要我回鹘趁其不备,一举抓了李佑,这大唐的花花世界难道还不为我回鹘所有?何况,大汗应当知道,无论是强悍暴虐如隋炀帝,还是英明仁武如唐太宗,但凡亲征新罗那里的,皆是无功而返。今次,唐军虽然看来势大,但各处牵制之下,并无必胜之望。那李佑膝下无子,竟还贸然亲征,实在是自取灭亡,只要大汗能抓住机会,掩有唐室江山则断非妄想,却是大势所趋,还请大汗仔细斟酌。”他一口气说到这里,方才停下等待对方回应,显是他自己对于此事也颇为兴奋。

    这说话的中年人不是别人,正是原先那叛贼之首安禄山的亲信谋士—高尚。前时安禄山因兵败洛阳,随即退守幽州,却不料被儿子安庆绪同谋士严庄一道造了反,刺死在床榻之上。而高尚却并非那安庆绪一派,相反他本是要保安禄山妾侍张氏之幼子登位的,而安禄山一死,他们这一派自然失了靠山,当夜便被诛杀了数百人。若非他自己于五日之前奉安禄山之命偷偷去回鹘采办战马,则必定也是难逃此劫。

    得到消息之后,他自知若是回去幽州,必然一死,而就算是南下河北,因他是叛乱诸首恶元凶之一,定也难逃唐室追捕,一时天下之大竟无他能容身之处。不过于他而言,此来回鹘却是不幸中的万幸,因在与回鹘可汗议定买马之时,言谈甚得可汗磨延啜之欣赏,所以再得知幽州之事后,磨延啜便对他百般拉拢,毕竟有了这个熟悉中原的汉人呆在身边,于将来举兵南下实有莫大益处。而另一面,高尚本就是热衷功名之人,他既知无论南下还是东去,于性命和前途都是无望,当下一咬牙便答应了回鹘人,只因在他看来那安禄山不也是胡种,就连李唐祖上也是北魏鲜卑贵族呢。于是,不久之后,便如同汉代中行说之于匈奴尹稚斜单于一般,这高尚很快也成了回鹘葛禄可汗帐下的红人。

    耳听得这高尚如此一番巧言,磨延啜原本便活络无比的心思,此刻更是泛起了无尽涟漪。只不过,事起仓促,且比之原定计划有了极大变化,因为那头已与大食商量妥当,是以一向杀伐果断的磨延啜此时也不由有些犹豫起来。若是于大唐征伐新罗之初便即动手,则他需要面对至少三大难处。

    首先,同样他缺乏有利借口。原本若是等到唐军泥足深陷之时,便可借口亏待回鹘将士来挑弄族人,当然其中更有许多可供利用捏造之初,但现下却叫他以什么理由向唐朝动手,而且还是去擒那皇帝李佑?作为回鹘可汗,磨延啜虽然一直对大唐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