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章 边声四起 四(第1/3页)  万里山河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承庆殿位于太极宫正西面,虽然殿制规格不及用于早朝等重大事务的太极殿庞大,但以大唐建筑风格之雄浑苍劲,却也使得这等不过日常所用之殿显得宏大宽广。而此时,偌大的宫殿中依次摆着几张桃木太师椅,上面坐着的便是永盛朝的三位中枢重臣—右相韦见素,左相李泌和右武卫大将军兼领兵部尚书的郭子仪。

    本来,依照唐人习惯,仍有汉时之风,即以几案辅以跪坐之姿,至于这太师椅先前却是不曾见过的。只是当今皇帝李佑却对跪坐十分不习惯,因此一待登基之后,便带头不在闲时跪坐于几案之前。同时,更派人打造了这般宽大舒适的椅子,所以命名为太师椅却是专为朝廷元老重臣而设,寻常官员若得他召见详谈固然也有椅子,只是却坐不得这太师椅了。

    眼前这三人乃是朝中常常入宫的首要人物,因此坐这太师椅倒也不是头一回了,自然没有旁人的拘束。当即便听那韦见素先道:“臣以陛下方才之言,却是那大食现今未必有大举入侵之心,若是兵部职方司所奏不差,则大食如今之举左右不过是佯作威胁罢了。只是微臣尚有一事不明,既然对方并不打算进取安西四镇,为何又如此兴兵作势。毕竟这般一来,非但劳民伤财不说,却也教我朝有了防范准备,于他们将来所为只怕未必有利,这却是为何?臣实在不明其中关窍,还请圣上示下。”其实,韦见素听了皇帝的话,心中早就高兴不已。毕竟他可是在之前便说不宜急图大食及其邻国的,而按照皇帝方才之言,分明便是说那大食军队自怛逻斯附近乃至呼罗珊周边各处的异常调动,其实不过是迷惑之计罢了。而至于果真如此却是为了怎样的目的,他虽然猜不出来,却并不妨碍一拍皇帝马屁。想来依照当今圣上的脾气,若非胸有成竹,也不会贸然提出这等计议。

    果然,李佑听他这般说话,便拈着短须含笑道:“右相所言不差,朕原本亦并未想到这层,只是适才偶然想起大食进贡一事,方才得了头绪,待问过兵部职方司主事之后,这才得知那大食驻呼罗珊的总督阿布与其国主实有嫌隙,因而想到若是其国将要大举出兵夺取安西四镇,则军令必出于帝王。既是这般,则又与今年入贡如常之事有所矛盾,因此职方司所言却有可信之处。是故,对于安西四镇迎面之敌仍应以积极防御为主,然则此事却不必为我大唐朝廷之重心,概因自古君臣相疑之下,从来便不曾有获胜之理的。”

    李佑这番话听来头头是道,只是却并非经得住仔细推敲。个中道理却是再简单不过,之前在望云亭内与皇后闲谈,无意中听得大食进贡之事,其实,彼时之大食与唐朝乃是相对等之国,并非如西域及新罗诸国那般有主藩之系。因此,说是进贡不过是说惯了口,其实当说是相互交换国礼比较妥当。也就在那时,他突然意识到,若是似大食那般大国对大唐用兵,则必然有倾力之举,首先就不可能单单在呼罗珊甚至边疆怛逻斯这等新附之地集兵。而似这等举国发兵之事,以大食国制,定是要动员一众军事贵族的,若然那般怎还可能向大唐进贡贡品?从另一面想,如若全国兴兵,则往来商路必然大受影响,只是从长安两市平准署呈上的奏报上看,却并非如此。

    既然是这般情况,李佑脑筋急转之下,便想到史上的确那阿布因功高盖主而被哈里发杀害。是以,他便由此想到眼下之情,或者只是那阿布释放的烟幕而已。至于理由么,却是不难想象,想来是为了转移矛盾,将哈里发对自己的疑忌转接到对东方财富的垂涎之上。只是,依李佑看来,对方这招实在太蠢。也不知是那阿布天生不善权谋,还是之前做奴隶久了,脑筋也直了,竟想出这么一条计策来。说穿了,这不是更增哈里发对他的猜忌吗?作为边关大将,又是掌握着阿拔斯王朝的龙兴之地—呼罗珊,无论哪般异动,都会牵动哈里发的神经,尤其是调动大军这等大事。因此,虽然琢磨不定那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