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十五章 决战洛阳 六(第2/3页)  万里山河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还有一路西行所掳掠的财货物资,以及他大燕国的后妃佳丽。

    而如此情势自然并非安禄山心中所愿,先回洛阳凭坚城休整,随后视战情而定,能守则守,不能守便回军范阳,凭借这些劫掠的物资当足够河北三镇数年之用,到时稳手北疆之余还可伺机以待。同时,若是那瑞王想要围城,他倒也不惧,依照洛阳城这等建制,守城一方要做到面面俱到自然不易,但攻城者非有十几二十万大军却也修想将此大都围成水泄不通之境。而李佑麾下大致有多少兵马,安禄山还是清楚的,因此这般如意算盘却是妙的紧。只是那瑞王李佑竟似早有所料一般,在先前北邙山两军对阵之时,便遣一军两万五千余人兼程赶到洛阳城外。与驻守在城郊的燕军白德光部一场激战后,成功将后者逐入洛阳城内,如今便似一枚钉子那般生生地楔在了安禄山本军与东都洛阳之间。

    面对这般形势,安禄山当真既恼火异常却又百般无奈。他现下手中兵力不到三万,虽然都是最为骁勇精锐之军,但面对黑齿岩刚和马重国二人手下宁死不退的唐军,却也是无可奈何。毕竟,安禄山是无论如何也不愿将这最后的精锐消耗在此处的。而对方两人也正是看出这一点,摆出一副“你厉害,但我不怕死”的架势,却正好堪堪挡住了安禄山企图回军洛阳的数次冲击。直到现下又有数拨唐军骑兵自北邙山中先期开到,种种情形使得安禄山只觉那洛阳城墙看似近在咫尺,却又如远在天边一般,竟越发遥不可及起来。他心底明白,时间越来越紧,若不再下决断,待到那李佑领着唐军主力到达时,那可就为时已晚了,只怕那时连自己也未必逃得出去,更遑论洛阳城中的那些珍宝与美女了。

    只是要他就此回归范阳却也着实不易,如此便等于向世人表示他安禄山没有称王天下的命,这不单对将使得夺取大唐江山变成无望之谈,更要命的是这般一文不名的回去,只怕手下将士也未必答应,到时谁都会说,难道拼了老命,担着谋反的罪名就是为了南下晃荡一圈吗?而就他自己来说,面上也甚无光彩。

    但所谓形势比人强,安禄山纵然不是什么兵法大家,但毕竟久历征战,目下形势之危急紧迫倒还看的出来,只是如何去下决断却又是另一回事了。

    望着渐渐苍茫的夜色,安禄山终于下定决心,他传下令去,命麾下众军埋锅造饭,休整两个时辰并与洛阳裴仁庆取得联络之后,再行发动强攻,若然彼时两军呼应之下,仍然无法突破唐军阻截,那便是天意了。

    他既然定下策略,心中也安定下来,待将军令层层传递下去,又特选了送信之人,令其与城中裴仁庆以及留守将领取得联系之后,便径自回中军大帐歇息去了。

    夜凉如水,裴仁庆站在城楼上望着洛阳城外军营中的点点营火,却是一言不发。他身边站着几人,居于右首的便是安禄山麾下的右军都督白德明,此人由前者亲点负责与裴仁庆一同守卫洛阳。这白德明手下握有六千军士,数量虽然不多,但执行所谓的“协助”守城任务却是绰绰有余了。而日落之前,其兄白德光从城外败退回城后也带了四千人马。所以现下洛阳城中燕军兵力一下到了一万之众,而由裴仁庆指挥的原守城兵马虽有近四万之数,但其中真正能战者,不过七八千人。此刻,他面上虽然一言不发,但心下却是焦急万分,只因那李泌过了约定时间仍未传来消息。而他身旁虎背熊腰的白德明适才还在请求一会儿带兵出城接应安禄山大军。

    依裴仁庆一度之想,便不妨放此人出城,到时一落城关将一众叛贼都关在城外便是了。但李泌却不同意,理由便是一旦如此行事,便会破坏先前所有谋划,而白德明一旦出城,居于城内的白德光势必全神戒备,到时再行举事便不容易成功了。而且那时必然是两军战至正酣之时,稍有差错,纵想挽回只怕也是有心无力,并不值如此冒险。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