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十三章 决战洛阳 四(第2/3页)  万里山河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已不只甩在了何处,一身明光甲上满是敌人和自己的血迹,大腿处虽然扎了白布却仍不断溢出的鲜血混杂着溅起的泥土,看来分外丑陋。

    他一刀挥过,顷刻间便将身边匆匆而过的一名唐军枭去了脑袋,而对方的战马仍驮着这具无头尸体往前奔去。他无暇观赏这等奇景,伸手将满脸的血污一把擦去,策马挥刀朝另一边仍在奋战的尹子奇部冲去。他身边仍在拼杀的一众亲兵眼见此景,当即便撇下身边的对手,纷纷打马朝自己主将围去,生怕他有所闪失。只是这万军之中,刀槊如林,又如何能来去自如,不多时除了开头跟去的几人之外,其余人尚未见到主将影子,便在半道之上死在对手的刀剑之下。

    这般情景自然不是安禄山所能见到的,但他的确亲眼目睹唐军如何生生将自己麾下最为精锐的铁骑阻在了阵前,又如何使用两翼骑兵猛击己方的侧翼,使之渐有溃不成军之势。眼下,他手中尚有骑兵八千,步兵两万,但这可是最后的老本,一旦投入若然战场之势不能挽回,那只怕连退守洛阳也无可能,而撤军范阳更是危险之至。可是若不增兵,以目下态势,己方骑兵之败已可预见,这四万多幽燕铁骑可是他苦心经营,赖以胜利之资,眼见将要血本无归,又如何能令他狠心舍弃?当下,素来杀伐之间甚有决断的安禄山面对这等形势,竟犹豫不决起来。

    站在这位登基不过二十余日的皇帝身边,高尚只觉得仿佛仍是从前在范阳等地征战的情景,只是眼前沉稳有序又不失果敢勇毅的唐军已然代替了之前那只知一味蛮干的各族勇士。他斜眼皇帝,只微一揣测便知对方心中所想。是啊,眼下之势当真令人头痛之至,身为领头造反,又冒天下之大不讳临朝登基的安大帅这时的确是不知如何是好了。但对方可以这般,他高尚却不能。“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这句话在此时刻,显然对他而言,比对安禄山重要的多。原因无他,严庄已经陪着安庆绪带着三万大军前往太原,连同那围城的三万多精锐,实力已在六万之上。若上北去路上再行强征兵丁,只怕难保不会有十万之数,到了那时,自己还拿什么与那两人争,难道真用那个尚在襁褓之中的儿吗?当真可笑之极!

    是以,保住安禄山,并尽可能更多保住各军精锐,这才是他高尚此刻需要做的,而不是什么出谋划策再度增兵与唐军决战。胆,懦弱,他高尚本就不是那般武夫,因此这等词号于他而言,毫不在意。只要保存实力,日后才有争储的资本,对于这一点,他倒是清楚的很。于是,眼见安禄山仍未下令,当即便壮着胆子,故做深沉状,上前言道:“陛下,眼下田将军所部已在乱军之中,所谓令不能达,兵不可至,如若再行增兵作战,无异于飞蛾扑火,于大局甚无益处”说到此处,微微一顿,因见安禄山并无反应,便有续道:“以微臣愚见,莫若趁敌人全力与我骑军作战之时,将兵回到洛阳,能守则守,不能守便收集财货北上,养精蓄锐以图他日再战。”

    这话一完,高尚便感到一股阴劣的杀气直冲脑门。很明显,这番话已经触到了身边这位大燕皇帝的痛处,所谓“北上”其实便是逃回河北三镇,更直接地说就是直承战败,滚回老家。试想,以安禄山之刚愎自用,如何能听的下这般言语。但高尚也是别无他法,否则何必用自己的脑袋作赌注,博这一局?!

    时间在一刻刻过去,远处的喧嚣和震天的喊杀仍在继续,但于高尚耳中竟似在遥不可及之处一般,几不可闻,他能感觉到的只是身背和额头上的涔涔冷汗以及胸口那颗扑通扑通直跳的心。却正在这时,只听得马蹄声响处,一人声音在他耳畔响起:“启禀陛下,洛阳城外发现唐军大队兵马,白将军与敌初战不利,请示陛下是否退守洛阳再与敌战?”

    这个消息在高尚听来,无异于之音一般,就在安禄山尚未发话之际,只听高尚一边叩头,一边痛声道:“陛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