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零四章 三战河北 五(第1/3页)  万里山河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黑色的铁甲配上乌黑的头盔,阿史那忠节宛如一尊黑色杀神,带着一众唐军铁骑如割麦一般在叛军人群之中往来冲杀,所过之处当真是流血漂橹,一片狼籍。很快,来自中军的将令便传到了他耳中,眼见敌军虽然早已紊乱,却仍是不少,他倒也不惧,立刻从麾下点出三百精骑,在左右两军掩护下,朝着叛军中军所在直杀而去。

    然而,便在半途,阿史那忠节突然发现敌人原本尚有秩序的中军也变的凌乱起来,而就在他领着麾下精兵已然逼近外围时,只听一声巨响,接着在“豁剌剌”的木头折断声中,一丈来高的“崔”字大旗猛然倒了下来,而早已是惊弓之鸟的叛军士兵一见如此,更是如鸟兽散,只顷刻间便为阿史那忠节等人让出了一条通路。只是,此刻这位突厥大将却没有丝毫喜悦之情,他的直觉告诉自己,其中定是出了问题,否则以敌人主帅之才,又怎会容忍所在中军落到如此境地。

    言念及此,阿史那忠节心中暗呼不妙之时,猛挥皮鞭,只在几十贴身亲卫紧紧护持下,径直冲入了那崔乾祐所在的中军。然而,当他们杀退周围溃兵之后,定睛一看,落入眼帘的却只是一具身披铁甲的尸体,那浓密的胡须下赫然是一道渗着鲜血的创口。死了,崔乾祐死了,他在唐军向其中军发起冲锋不久,便当众自刎而亡,在他死后,叛军终于彻底崩溃,这才发生了方才那一幕。

    敌将自杀和被自己所杀,是完全不同的两回事,而在阿史那忠节这等武将看来尤其如此,他翻身下马,也不顾四周流矢的危险,便在原地探了探对方鼻息,确证其已然身死之后,轻轻摇了摇头,这才命身边亲兵用毯子将尸体裹了。而后,他又下令一众唐军齐声高喊:“崔乾祐已死,降者不杀!”而他自己却在一声叹息之后,领着部下朝依旧负隅顽抗的敌人杀去。

    也就在这等时候,随着马燧的右军与阿史那忠节的后军汇合,唐军已然将剩余的叛军合围起来,而主将身死的消息如同瘟疫肆虐一般,摧垮了叛军最后的斗志,当第一批人放下手中的兵器,朝唐军投降时,很快其余的士兵也纷纷效仿,于是一场持续了数个时辰的大战终于在日落之前落下了帷幕,同时也以叛军战败而告终。

    如血般的残阳照在同样满是鲜红的大地上,几匹无主的战马在啃噬着被鲜血滋润过的青草,遍地的刀槊箭矢和残肢断臂仿佛正向活着的人诉说着大战的惨烈。而沿黄河河岸处,微微变色的流水便是这般情景的最佳注脚。

    是役,唐军以伤亡一万二千余人的代价,击败崔乾祐和李归仁共计五万大军。其中,叛军主将崔乾祐自杀殒命,前锋将李归仁被生擒。叛军死伤四万余人,被俘近万人。此役不但使得唐军成功守住潼关,同时还将叛军赖以为精锐的平卢军消灭大部,纵是余者也多被李佑收降并打散编入麾下各部,既为补充兵力,增强实力,同时也防止将这些人聚在带来的风险。而这些战俘一旦进入唐军,自有军中新设的教导官和军法官负责训示及监督,至于最终收服人心,却非一日两日之功,乃是要等到平乱之后了。

    这一战也在最关键之时阻挡住了叛军西进关中的脚步,不仅为大唐汇集跟多军队创造了时机,同时也成功遏制住了安禄山的进攻势头。不单如此,这千年雄关下的惨烈一战还在有意与无意之间使得安禄山进入进退维谷之境,当然这却是后话了。

    当死尸被收集焚化之后,一众将领将麾下部队交给副手,重新聚拢在统帅瑞王李佑身边,却少了右军统领马燧,原来他奉前者之命领着三千精骑前去追击先前逃过一劫的乌承秕所部。众人先前不知,待此时从李佑口中得知这个消息,他们面上不说,心中却都知道这位瑞王殿下这回可是铁了心要斩尽杀绝了。作为武将,得知这等消息自然更是兴奋,连带走路时腰板也直了许多。

    与此同时,看着浑身染满血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