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七十二章 北国烽烟 八(第2/3页)  万里山河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那时,可是差点连高祖也难以放过啊。这怎不教他心怀余悸,时刻难安呢?但那高力士所说也是正理,他自己也未尝没有考虑过这些,此刻眼见再无办法,当下微微一叹,终于道:“你去命刘,张两位翰林过来,便说朕有旨意要他们草拟。”

    高力士听了此言,心中暗自擦了一把汗,嘴上却道:“尊旨,老奴马上去办。”一边说着,一边向殿外退去。

    然而,算计着此事的倒并非只有玄宗一人。当朝右相杨国忠也在为这领兵大将而心烦。征讨安禄山的确是以他马首是瞻,但真正带兵打仗的自然不可能是他自己。可是如何举荐合适之人,而且此人又必定不会向自己反戈一击,那可就真是难办的很了。他以前从来没想过能有今时今日之地位,因此这宰相当的也是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是以,让他参详政务或者未必在行,但若是圈地建宅,或者斗鸡走狗倒是他的内行。这般突然间要他找出一个既肯逢迎自己,又颇有些真材实料的人可就为难的紧了。

    他一连想着几个名字,却都一一否认。倒是谋士汤佑诚的到来助他解了一大困扼。只听后者微微一笑,口中道:“相爷可是在为何人领兵一事而烦心?”杨国忠听他这般说话,倒并未不满,只诚恳地道:“汤先生高才,还望先生有以教我啊。”

    却听那汤佑诚缓缓而道:“相爷莫急,汤某这就为您道明其中奥妙。首先,无论如何,相爷保举之人必须是那瑞王李佑。哎,我知相爷此刻心中所想。但所谓‘将欲取之,必先予之’,若非那瑞王得意在先,我等又岂能获利在后。相爷之所以不明其中道理,乃是未曾猜透皇上心思。只要你能设身处地替皇上想想,便可知道此事于瑞王固然是大好机会,但如若利用得当,却未必不会变成一场弥天大祸。到时却叫他如何死了也不曾明白。其实,个中关键便在‘揣摩圣意’四字之上。”

    他略一停顿,因见对方听的甚是认真,方又道:“相爷可知,圣上其实对瑞王早有猜忌,将其调入京城便是再明显不过的事。只是他们毕竟是父子,而且那瑞王也确实有征战之才。而皇上又倦政已久,兵事上巴不得有人替他分忧,因此方能重用于他,只是却不再由他出掌军权罢了。至于京城禁军整顿,本来就不过是表面之事,除了增其战力,又为内府添些闲财之外,遇上方今皇上身子正好,其实是根本不惧的。相爷此番只要联合政事堂中诸人,在圣上面前一力推荐瑞王领兵,既合了圣上的心意,也给足了瑞王的面子,并使其麻痹大意,这就是‘必先予之’了。待得瑞王大军出征之后,先遣人在京城中造出声势,但说那瑞王有拥兵自重之意。此后皇上则必定询问于你,那时便是最紧要之处了。”

    言到此处,他却不再说,只地饮了口茶,却见那杨国忠已是被调起了胃口,正急切道:“而后如何?哎呀,还请汤先生明示啊。”

    汤佑诚见时机已到,这才胸有成竹地道:“呵呵,那时相爷切记一定要为瑞王辩解一番,直到三四天后,京城内谣言漫天飞时,才上奏请罪,但说用人失察,罪在宰执。此表一上,皇上自然知道意之所指,心下更是坐实了耳中传言。到了那时,便是瑞王大祸临头之日。至于相爷,政事堂内多人,所谓法不责众,因此便是御史中有人弹劾相爷,皇上也会留中不发,因此却是全然无碍。如此一来,瑞王之去已是必然,便是能否保住性命,尚在两可之间。而相爷自此以后,便可独揽政务,是为李相第二,政事堂之事但凭你一言可决。而汤却要在此先向相爷道喜了。”说着,竟是站起身来,朝着杨国忠团团一揖。

    后者听他说的早已是心花怒放,眉开眼笑,当下忙作礼贤下士状,将他扶起,口中却道:“那还不都是先生的功劳。先生之才,就是孔明再世,也不过如此啊。此番若是事成,本相决计不会亏待于先生。哈哈,那瑞王此刻想来正欢天喜地地恭候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