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六十三章 变乱陡生 三(第2/3页)  万里山河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祸及全族也不过是应得之罪罢了。然而世事难料,他高适无意中也卷了进来,只是现在再想退出可就难为了,他所能做的只有继续下去,或者等到哪一天眼前这位瑞王殿下身登九重之后,方才能安然脱身罢。只是那时的自己是否又真愿意远离庙堂,那却是另一番事了。

    这些念头不过电光火石一般,在他脑中一闪而过,当下一边咀嚼着对方所说,一边思量着话头道:“殿下所言甚是,只是既然时局如此,我等又该当如何办法呢?”

    李佑听他所问,捧着茶沉吟道:“我也一直在考虑此事。不过既然现下外松内紧,那不妨暂时按兵不动,正应了那句‘以不变应万变’。眼下,在朝堂上,虽然杨国忠一派日渐得势,但另外还有我和李林甫在其中牵制。李相虽然病重,那日又吃了一箭,伤势非轻,但只须适当调养,想来应该不会有事。他秉政十数年,朝中官员或投其门下,或遭罢黜贬斥,因此其势力确实非同可。这也是杨国忠如今虽然势大,却也不敢轻举妄动的缘故。不是他不想取而代之,实在是不能也。既如此,我也不必急在一时,反正现在太子遭此大挫,一时半会绝难缓过劲来,只要心提防那杨国忠暗中使诈,朝廷虽然看起来风云迭起,诡谲莫测,其实却是安全的很。我意如此,你觉得怎样?”

    高适细心听完,只觉这朝局果然如同对方分析一般,心中正不由叹服,因见其询问,当即便笑道:“呵呵,殿下心思缜密,局势虽然纷繁,却莫不如殿下所言。只是虽然如此,殿下却还须做得几件事,方能高枕无忧,静观其变。”

    “哦?愿闻其详。”二人开惯了玩笑,此时大计已定,李佑便顺着高适话头,让他卖了个大关子。

    却见高适捻着短须道:“其一,稳固巴蜀。殿下应当知道,蜀中一地,进可扼陇右,关内之通路,退可袭江淮鱼米之地,本身又是关山险阻,道路难通,最是易守难攻。自殿下前时在此地大改政事,兴变革之道,行法纪之实,原本的天府之国已是锦上添花。只要能牢固此地,今后无论局势如何发展,殿下都能立于不败之地,即使一时不利,也可伺机东山再起。其二,待人以虚。此‘虚’字两解,一则殿下对待皇上及群臣应时刻谦虚谨慎,以防为人所乘,挑拨离间,那样的话殿下因根基未牢,必然深受其害。二则,示杨国忠等人以虚实不明,毕竟以殿下现下的势力,单独一方自然不会产生危害,但若几派相互勾结,一同图谋,则亦非殿下所能敌也。是以,有时示敌以弱,未尝便是一桩坏事。臣所见虽浅,但还请殿下以此三思。”

    他话音刚落,便听李佑仰天大笑起来,隔了半晌方才听后者道:“好,甚好。先生真乃天赐良材,辅弼于孤。这两策着实稳妥,以我看来,只要两年之内,朝中无大事,其后则即使李相不在,杨国忠亦掀不出大浪来。其实我现下对朝局却并不如何担心,这多方制衡之下,又有谁能动得了半分。我所虑者,其实乃是三镇节度安禄山。”

    顿了一顿,因见对方略有所思,李佑又道:“前几从河北堂呈上的消息中得知,安禄山手下三镇都在征募士兵,按理说这事应当开春之后亦或冬日农闲时才开始施行,但眼下却如此紧迫,其中必然有不对之处。只是对方防范严密,探子不得而知罢了。不过,饶是如此,日夜练兵,频频与外夷想勾通,却也是不争之事实了。本来范阳,河东两镇便是天下精兵之所在,又得边境马匹贸易之利,其实力确实不容觑。边关各镇其实早已尾大不掉,军政长期不分,民事又归其所管,南北边疆实际已然成了诸侯之地。现下内地甲兵不修,各州武事废弛,朝内又是大兴奢靡之风,如此情形,委实令人不安啊。”

    听得李佑这般说来,连高适也不禁为之一怔,不过他见识再高,却也不能尽知未来之事,当下却疑道:“殿下之意,难道是指那安禄山有谋反之意不成?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