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十二章 整军经武 二(第1/3页)  万里山河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看着将台下左右两块站满禁军士兵的巨大方阵,李佑嘴角边露出一丝阴阴的嘲笑。原来唐代自太宗贞观年间整编各军为十二卫,后经历代皇帝不断应时调整,中央十二卫已经变为拱卫京城长安的禁军,各军因此各自编入士兵一万人。因此长安城光十二卫便计有兵士在十二万以上,还不计东宫六卫率所辖之兵。京城兵力之厚也由此而来,而唐初那句“领内驭外,驭重驾轻”的治军方略也得以完整体现。

    但朝廷自高宗,武周之后,府兵之制逐渐败坏,及至开元年间,其实全国各地乃至边关所在都以长征健儿来代替不愿服兵役或者不合格之府兵,故而这府兵制实是名存实亡。因此受影响最深者,则莫过于边军和禁军两大体系。

    首先,边军原本由轮戍的府兵组成,每岁都以番来定,又从各军府征集,是以边军之战力,朝廷清楚无比。而全国军府设置也以长安为中心的关内,陇右道为多。是以,除去禁军之外,实际全国大部兵力由中央朝廷直接控制,这也是开国之初,太宗等人为防叛乱而定下的方略。那时的禁军则多拣选各部能征惯战之士,所以乃是军中之精锐。但自从府兵之制废弛后,边军转由边关各镇自相募集,应征者也大都是企望靠军功博得出身之人,因此最是武勇不凡。相反,京城长安之中,原本精锐骁勇之辈因为受到文官轻视,以及日渐重文的世风影响,或者便投入边军,或者就随之腐化,真正仍能保持战斗之志者,不过是凤毛麟角罢了,大多则是郁郁不得志因而生出灰心之人。

    这般上行下效之下,将官愈是不力,底下士兵则更加荒诞无用。同时,禁军薪俸虽然不比朝廷要员,但朝中政局波诡云谲,稍有不慎,便是家破人亡的惨剧。反之,国家四海升平,禁军既无须出征,又能行威严于京城,再加东西两市商贾云集,因此除去朝廷俸禄外,日常油水亦是不少。如此一来,许多游手好闲之徒,甚或那富家纨绔子弟都以入禁军为将而自傲于他人。所以,说到京中禁军操练不勤,素质低下也就不足为怪了。

    只是天下承平日久,尤其京城之中更是繁华似锦,再加玄宗皇帝带头以歌舞诗词为乐,文风大盛之下,无论是贵族青年,还是平民子弟,参军入伍,征战沙场,自然也就不再成为首选之途。于是,禁军员额空缺,但兵部却是记录在案也就不足为奇了。毕竟中饱私囊之事,从来就没有停止过,只是有多有少罢了。

    眼前这右金吾卫,原本应当有兵士一万零七十三人,但实际只有七千四百余人,其间几乎相差近三千。这禁军战力,也就由此可见一斑了。

    此时,只见这七千多人倒有近六千人站在了左边,另外那一千多人似乎挺老实,都站在了右首。眼见此景,李佑也不说话,微微一笑,一挥手间,只见营帐之后闪出几百虎贲营士兵,列队来到左阵之前,只听带队军官一声令下,这些军士便如狼似虎一般冲入右阵之中,将一名名右金吾卫士兵拖了出来,一时间那些莫名其妙的禁军们站满了左右两阵之间的空地,仔细看去,这些人或肩膀或背部,都被粘了块蓝布。

    李佑看着这群衣衫不整,骂骂咧咧的士兵,终于侧头望了一眼一边的裴绍,后者一见他眼神,虽不知他如此行动,所为何事,但其中意思倒也明白,当下便朝着乱哄哄的队伍大声喝道:“都给我住嘴,大将军在此,谁敢无礼,给我拖出去,军法伺候!”

    这话一出,纷乱的人群才得以安静下来,却听李佑紧接着道:“诸位放心,若非违犯军纪,本大将军决不会随意处置大家。”言毕,眼见众军露出轻松之色,随即冷然道:“但今日,这中间一阵之军,本将却无法再让你们呆在我大唐禁军之中。”

    话音未落,只见将台下立时鼓噪起来,混乱中,一名校尉排众而出,大声道:“不知我等所犯何罪,大将军要将我们革出军中。”身边众军听他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