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章 权柄之利 三(第1/3页)  万里山河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大明宫西南有一处花园,是年前玄宗皇帝为方便闲时休憩而建造的,又因为广聚乐师,伎工于其中,昼夜笙歌曼舞,故而命之为“梨园”。

    这梨园之内,建有正屋数十,周围为假山,池塘所环绕,中间则以飞榭亭台相沟通,虽然不及大殿雄壮,也不如那后宫御园那般奢华,却是朴实中无华中不乏精致灵动,若论构筑之精巧,这皇城之中能与之比肩的恐怕没有几处。

    不同于别处,这里的假山都有数丈之高,还栽以花草矮树,宫廷之中为防刺客,甚少植树,此处的树木也是定期修剪。而这“群山”绿荫之中,还建有一处人工湖泊,湖心有一岛,岛中有亭,名为“清心”,以九曲石桥连接陆地。此刻正是隆冬时节,湖上却尚未结冰,但昨日雨过之后,便隐隐有氤氲之气,远远看来,似有似无,亦真亦幻,颇有曲径通幽之妙。

    此时,这清心亭中,一位身着明黄锦袍的白发男子正惬意地卧在软榻之中,身上随意覆着一件水貂皮裘。他身后是两名妙龄少女,婀娜玲珑的身体就着那华丽美艳的宫装,散发出迷人的风韵。她们一人添加熏香,一人则在旁剖着那从西域以驿马加急呈贡来的新鲜瓜果。一边生着的炭火使得以锦幔包围的亭中更显暖和,除了那站立在侧的左监门大将军,知内侍省事高力士外,两名宫女都是一脸红晕,说不出的娇媚动人。一时间,虽然外间气候甚冷,但亭中却是春意盎然。

    而这躺在软榻之上,虽然年已六旬有余却仍精神健旺的老人正是大唐朝的皇帝,承袭先祖太宗被五湖四夷敬称为天可汗的玄宗—李隆基。

    只见他听着从外边传来的悠扬乐声,随手捏过几颗鱼食往水中扔去,不到片刻,鱼儿便竞相争食起来,将那一池碧水搅出一片涟漪。玄宗见状,“呵呵”一笑,随手挥退两名宫女,却对着身边的高力士道:“今瑞王立下大功,非但分裂南诏,而且还逼得吐蕃定了城下之盟,朕想进他为兵部尚书,再加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也好早些历练,以期将来为我大唐之栋梁,将军以此如何?”

    高力士听皇帝问起此事,他早知玄宗意思,而且也对李林甫久握相权心生不安,只是自从上次直言提醒,反惹皇帝不悦之后,他便失了胆量再做劝告,此时听到玄宗欲让这瑞王参议政事,他窃以为如此至少能分李林甫手中大权。而且,对于杨国忠,高力士更加心生鄙视,若说李林甫玩弄权术,疾贤妒能,则尚有治国相才,那姓杨的与前者相比可就差得太远。而瑞王不仅聪明谦恭,军功卓著,与自己关系也是不错,这次回京便带了一块南诏王室的宝玉赠给自己。因此,他听皇帝这般发问,当下便回道:“瑞王恭谨识大体,又是战功累累,我大唐向有出将入相之说,陛下所决,甚是英明,为臣佩服之至。”

    玄宗听他这般回答,又是一笑,遂道:“好,既然将军也觉此意尚可,朕便颁旨封官。”言毕,抬头望着澄蓝的天空,便似喃喃自语道:“朝廷的事情,朕也略有耳闻。太子与国忠,林甫都不和,瑞王既然回京,他们毕竟是兄弟,也可互相扶持。而且林甫久掌权柄,操劳多年,也该考虑让他歇上一歇了。而蜀中局势已稳,瑞王便是久居长安也无大碍。恩,这事便如此定下吧。”说着又重新闭上了眼,想是思虑的多了,略感疲累。

    高力士听皇帝如此说话,心下一凛,他从玄宗口中得知了如下两件事情。一则李林甫宰相之位恐怕不长久了,二来瑞王将要得势。而且揣测玄宗心思,怕是既要以瑞王来辅佐帮衬太子,又要除去其掌兵大权。这其中思虑当真周详细致,只是他有一点却是不甚明了,要知朝野上下都知瑞王李佑同他哥哥寿王是一党,想要取太子之位而代之。如今既然皇帝想太子得些臂助,却为何要选这瑞王?既是朝廷众人都明了之事,皇帝断无不知之理。可值此情势,仍然如此这般做为,只怕不是为那太子增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